绵延起伏的罗峰山,用她那宽厚的胸怀容纳了“蒲、刘、丁、沈、石、陈、梁”七姓瑶。用清澈的山泉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瑶民。
辰溪县地处湖南省西部、怀化市北边、沅水中游,属革命老区县,总面积1990.3平方公里,辖23个乡镇、272个行政村和22个社区,户籍人口52.32万人。辰溪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古名辰阳,最早见于屈原《楚辞·涉江》“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西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置县,距今2200多年,是中华龙文化发祥地、德祖善卷归隐地、书通二酉出典处、屈原涉江拜登处,现存高庙文化遗址3处,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五宝田村和省级历史文化名村龚家湾村,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辰河高...
  • 坐落在沅水河畔的大酉山大酉山,位于辰溪县辰阳古城的南面,地处辰水之畔,沅水南岸。大酉山绵延数十里,危峰突兀,怪石嶙峋,沟壑纵横。远望去,形似一幅生动逼真的八卦太极图画。自三皇以来,因伏羲、善卷和张果老的传说,更增添了大酉山的神秘与无穷魅力;因后人的仰慕与崇拜,在大酉山先后修建了善卷墓、善卷祠、祭坛和张果老炼丹池等人文景观;因后人的神往,历代文人墨客和达官显贵,经此丹山埠头,或慕名上山祭拜,或瞻观丹山美景和沅水风光,触景生情,诗兴大发,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牛年新春,春光融融。近日,辰溪县文物普查队员一行四人沐着春光,在老同志的带领下,风尘仆仆地来到大酉山实地考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揭开其神秘的面纱。大酉山是一座以德感人的文化名山相传4000多年前,在沅水东南枉渚河口的一座大山上(今常德德山)隐居一位儒雅之士,叫善卷。尧南巡洞庭苍梧时,曾上山拜问善卷先生许多治理天下的大事。先生的侃侃而谈,令...
  •     在离罗子山瑶族乡政府1.5公里处、玉虎岭村后的山脊上整齐排列着三千余米长、树龄160年左右、大小1400多株的古松树,远眺似卧龙之脊,起伏绵延,近看则千姿百态,争雄斗妍,景观奇特,世间罕见。因形似龙脊,当地人都称之为龙脉松。龙脉松能保存到今天,有一段神奇的传说:相传十八世纪中叶,玉虎岭村米氏始祖君成公后裔米子阑,年已半百,膝下无子,妻早逝,生一女嫁于廖氏门下,婿欲占其产业,翁婿反目。子阑无耐,离乡背井辞别老院阴凉湾(今黄溪口镇罗新村),绝意上罗子山庵院修行度晚年,行至途中遇一烧炭老翁,老翁问其原由,阑长叹,逐将苦水倾诉,老翁闻之抱不平,并告知他叫玉胡子,孤身一人,住桃花岭,长年烧炭为生,力劝之:人生坎坷乃常情,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勿需上山修行,若不嫌弃,可与他相伴度日,经玉胡子再三挽留,阑公感动,逐除去上山修行之念头,安身于桃花岭,与玉胡子相依为命。不久,玉胡子为阑公续娶...
  • Normal07.8 磅02falsefalsefalse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地下龙宫钟乳奇特——大酉妙华后洞潭湾南岳洞辰溪人只知道潭湾有个“南岳洞”,而不知它就是著名的大酉妙华后洞,一个神奇的洞,一个载入辰溪和辰州古志的洞。真是古洞清幽通妙华,潺潺碧水有龙虾。大酉妙华后洞,曾经名闻遐迩,曾经得到清雍正年间进士唐效尧撰文赞之。洞内曾有明代王阳明和满朝荐的诗碑,珍贵文物,可惜被人为毁之。  大酉妙华后洞,就是人们俗称的潭湾南岳洞,此洞地处唐家山下,距潭湾集镇仅1公里,属潭湾镇三甲塘村。洞盖唐家山,灌木丛生,葱翠蓊郁,四季常青,景色宜人。洞深广,洞中有洞,并且与潭湾各个洞以及大酉妙华洞相通。入洞者如不做标记,走了半个时辰,就会迷失方向,不知回返之路。洞内泉水沸涌,鱼虾嬉戏,别有风趣。黄土坡村民在洞内安上抽水机,利用洞中泉水抗旱保苗。洞内石钟乳奇特,有吊挂,有倒垂,千姿百态,似钟,似鼓,似床,似笋,似莲。入洞3米,有一...
  • 木洲,位于辰溪县城东南5公里处之沅水中央,四面环水,昔日洲上树木成林,故称木洲,又说,其形似木排浮于江中,历代涨水,洲从未淹,故名木洲。
  • 丹山,又名龟山。位于辰阳镇南1公里。民间传说张果老在此炼丹,山顶有丹池,故名。山上有洞。《辰州府志》:仙人洞有沉香尺,半藏坎内,半露坎外,阴雨即缩入二尺许,清明如故,俗称“鲁班尺”。今临江峭壁上尚存“壁立万仞”、“碧水丹山”,“寰海镜清”等石刻。
  • 船溪  原名船溪驿。位于田湾区北12公里。村处古驿道,原设有驿站,其地形如船,靠村西有一小溪,故名。
  • 罗子山  位于罗子山瑶族乡罗峰村2公里。南至中方县蒿吉坪瑶族乡,北至溆浦县统溪河乡。据《嘉庆一统志》记载:“县东百二十里,绝顶有泉,祈雨立应。溆浦、黔阳、辰溪三邑皆可俯视。相传罗公远之子修道于此,故名”。
  • 龙门砦  今名龙门溪。位于辰溪县城西南30公里,通公路。《方舆纪要》:“宋初置砦于此。熙宁七年(1076)废,寻复置,元废。志云:岸有龙门洞,接麻阳县界”(卷81,湖广7)。
  • 湘西剿匪胜利公园位于辰溪县城公园路,规划面积约4000平方米。民国时期称西园,辰溪县府设于此。1952年,为纪念在湘西剿匪战斗中牺牲的革命烈士,改称湘西剿匪胜利公园。园内建有沅陵剿匪胜利纪念堂,种有梧桐、刺槐、松柏、樟树等700多株,堂前梯形台阶建有“园中园”,种有桂花、广玉兰、雪松、万年青、翠竹花花木,公园大门两侧建有仿古式“乐山亭”。园内古木参天,绿荫环绕,四季花香。沅陵区剿匪胜利纪念堂是目前存留的全国最整、最具规模的纪念湘西剿匪胜利地面标志性建筑。纪念堂长45米,宽17米,占地面积1050平方米,有可容纳千人的会议大厅,中央正门牌楼高9米,正门上首塑“沅陵区剿匪胜利纪念堂”字样,两侧墙壁上嵌有高大石碑,右为中共沅陵区地方委员会、湖南省沅陵专员公署、沅陵军分区署名的“纪念碑”,左为剿匪中牺牲的174位烈士英名录。2002年,沅陵区剿匪纪念堂被怀化市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中共辰溪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扩建“湘...
  • 孝坪 原名社坛坪,后易名青坪。1943年,国民政府以“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字,分别排列为湘西各县之乡政权名,辰溪取“和”字,沅陵取“平”字,当时青坪属沅陵辖区,取名孝平。1953年划归辰溪县。1957年成立镇时,易“平”为“坪”,即今之孝坪镇。
  • 辰溪县位于湖南省西部,怀化市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9°54′-110°32′、北纬27°53′-28°13′。东连溆浦,南邻怀化,西与麻阳、泸溪接壤,北与沅陵交界。属典型的山区丘陵县,全县共辖23个乡镇(其中9个建制镇、14个乡)、294个村(社区),总人口53万余人。辰阳镇辖:龙头井、柳树湾、奎星阁、东星、丹山、东风6个社区;军屯、锦岩、张家溜、王家坪、桐湾溪、沙坪、大洑潭、大坪、桑木桥、颜家人、周家人、长冲、柘坪、泡潭、六弓塘、陆家湾16个村委会。孝坪镇辖:红敏、孝矿、李家坪、号湾坪4个社区;古寨、方田、坪里、塘里、渔潭、溪口新村、中溪、罗依溪、当江洲、洞潭、杉坳、球岔、双水、千里坪、板桥、江东16个村委会。田湾镇辖:田湾镇居委会;田湾、铺里、杨梅坳、乌金、枫香塘、金坪、鸡岩、葛里、选场9个村委会。 火马冲镇辖:火马冲、寺前2个居委会;沙堆、罗家湾、山塘驿、郑家坪、火马冲、万寿、兴隆、兰家湾、大桥、燕子洞、寺前铺、二龙、顾家坪、山岳坡、凉水井、柑子园、淡家坪、桃花坪18个村委会。黄溪口镇辖:黄溪口社区;芙蓉、大湾、双溪、毛家田、三羊田、罗新、黑家溪、黄溪口8个村委会。潭湾镇辖:潭湾居委会;马路坪、柏林、双桥、长坡新村、柞溪、报木洞、石牌、蛇形、桥湾、杨龙、西庄坪、麻田、三甲塘、杉林、杨溪、覃家塘、圆家坪、南庄坪18个村委会。安坪镇辖:安坪社区;深冲湾、迎垅、石马湾、王家洲、蛮田垅、辛木湾、安坪、翁鸡坪、桐榆林、红敏、蒋家坪、曾家坪渔业、鸡鸣溪、九岩坪、猫儿溪、东冲湾16个村委会。船溪乡辖:船溪驿、长坡、厂坪、汀流、小溪河、田头坪、桐木冲、兵马冲、向家9个村委会。长田湾乡辖:老屋台、雷家坡、长田湾、铁山、岩桥坪、河垅坪、岩落、锄头坪、马王塘、水路坪10个村委会。小龙门乡辖:龙门溪社区;中伙铺、虎地、喇坪、唐家湾、龙地坨、小龙门、坨地坪、桐木坪、肖家溪9个村委会。后塘瑶族乡辖:王家、六里、岩门、金桥、前塘、漩湾、莲花、元坪、二塘、丹山、纪岩、茶园坪12个村委会。苏木溪瑶族乡辖:小溪、苏木溪、石门、金水、缭田、湾坪、田坳、平顶、塘田、二都湾10个村委会。罗子山瑶族乡辖:桂林、玉溪、玉虎岭、总山、刘家垅、罗峰、岩坪、百堰溪8个村委会。上蒲溪瑶族乡辖:五宝田、梯田、当峰、田坪、六屋场、宝树坪、茂兰冲、上蒲溪8个村委会。仙人湾瑶族乡辖:仙人湾瑶族乡居委会;仙人湾、望乡、浅水、渔业、农林、龙虎溪、炮台、千丘田、清水塘、简家湾、团坡、布村、溪台、光明堂、高古塘15个村委会。龙头庵乡辖:龙头庵居委会;雪峰、塘冲、大村、中溪口、长田、石溪口、茶园、龙头庵8个村委会。锦滨镇辖:华中、锦滨2个社区;锦滨、石碧、石溪溶、岩地、花塘坪、周家湾、木路口、紫金山、钟家人、装粮埠、晓滩、大路口、新店、龙头垴、田家垅、杨家湾、土溪坎17个村委会。大水田乡辖:杉木溪、岩屋塘、道光溪、茶田垅、云田垅、土桥、永安庄、中庄、社塘、垅山、大水田11个村委会。桥头溪乡辖:三方头、蛇垅、灯草潭、上晒野、枫香坡、梅洲、同落山、株木冲8个村委会。 龙泉岩乡辖:龙泉岩、夏家坪、板溪、刘家坪、金家坳、店边湾、松林溪7个村委会。修溪镇辖:修溪社区;八家塘、水冲头、荞子湾、万家垴、征溪口、木洲、倒洑、黄埠、龚家湾、来坪、葛藤溪、伍家湾、思蒙、坳门、椒坪溪、斋家塘、邓家湾17个村委会。柿溪乡辖:溪口、曾家冲、傅家湾、向家湾、观音阁、稠木湾、纱帽坪、石山关、分庄垴、牛儿岩、桃田坳11个村委会。谭家场乡辖:王洋屯、柘木屯、道光屯、白岩冲、盐井、狮头坡、谭家场、李家坳、高坪、荆竹溪、板林11个村委会。
年末户籍人口52.32万人,其中男性27.78万人,女性24.54万人。登记出生人口3217人,其中男性1738人,女性1479人,出生率6.14‰;死亡人口2632人(含公安部门户籍清理注销已故人员数据),其中男性1716人,女性916人,死亡率5.03‰。人口自然增长率1.12‰。年末常住人口38.92万人,城镇人口17.38万人,农村人口21.54万人,城镇化率44.66%。全县共有37个民族。
  • 1949年8月1日午夜,月光朦胧,夜色茫茫。在国民党辰溪县党部警察局里,灯火通明,杀气腾腾,一位面容俏丽、身材窈窕、遍体鳞伤、被脚链手铐仅穿内衣短裤的年仅21岁的未婚女青年共产党员米月娥,在八名身强力壮匪徒的押解下,拖着沉重的镣铐,缓步而神态自若地走向中南门码头。在黑色夜幕的掩护下,嘴里被塞上毛巾的米月娥被强行推上木船。木船顺流而下,来到离城不到两里的沅水塔湾深潭的水面上,一名匪队长一把扯掉米月娥嘴里的毛巾,面目狰狞地向她咆哮:“米月娥,只要你说出共匪组织的人员名单,我们就饶你不死”。“呸,你这是白日做梦!要杀要剐由你们,怕死不当共产党!”面对匪徒的威胁利诱,软硬兼施,米月娥斩钉截铁地说。气极败坏的匪徒急忙用毛巾堵住米月娥的嘴,个个手忙脚乱,抓手的抓手,拉脚的拉脚,由匪队长带头,八名匪徒个个如饿狼般地扑向米月娥,强奸、轮奸达3个多小时,凌晨3时许,匪徒将奄奄一息的米月娥浑身五花大绑地捆了个严实,将其身体与装有几百斤重石头的麻袋捆绑在一起,然后,用力推入波涛滚滚的沅水深潭。家庭熏陶 发奋求知米月娥,女共产党员,原名琳云,又名世琪,于1927年10月27日出生于辰溪县辰阳镇的一个著名的中药医师家庭,她系续弦生母...
  • 米助国(生卒年不详),男,字民和,号顺斋,伍家湾乡米家垅村人。年幼时通读经书。明朝天启四年(1624)乡试中举,后中进士,任江西龙泉县知县。米助国善于断案,恩威并施,百姓折服。不久,调任南昌知府。时南昌赋税繁重,百姓抗官抵税之事时有发生,很多百姓被官府关押,积案如山。米助国到任后,慎用刑法,从严征收,查明实情,为错判死刑和充军的十余人重审、改判;将无辜长期受囚禁的数十人予以释放。深受当地民众爱戴。米助国不畏强权,当时巍忠贤专权,朝野畏惧。江西巡抚三令五申,为巍忠贤建立生祠,遭到米助国拒绝。后来,巍忠贤倒台,朝廷明令惩办为巍忠贤立祠之人,唯独南昌一地没有建祠,米助国被提升为福建道台,后任监察御史。在御史任内,刚直不阿,犯颜直谏。福建巡抚宣大时,七次奏请皇上派兵戍边,反被钦定为“谎报军情”罪。尚书毕自严、给事章正宸主持正义,为之申辩,被处下狱。米助国仗义直谏,终于使毕、章二人获释。宰相王应熊对此极为不满,借故罢去他的官职。他先寄居湖北,后来返回老家,闲居十余年,为家乡兴利除弊。崇祯十七年(1644)明王朝垮台后,米助国忧心忡忡,隐居深山,减食以自损,不久去世。
  • 辰溪名人:张开发(1908-1988),王安坪迎龙村张家湾人。出身贫寒农家,常年帮人当长工、打短工,为人忠厚、正直。民国24年(1935年)11月随贺龙长征,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部队中历任战士、班长、排长、队长、管理员等职。参加过保卫延安等大小战斗数十次,作战勇敢,屡立战功。民国36年,在一次战斗中因头部负伤,留在山西省岢岚县农村养伤,后从事农业生产长达34年之久。他艰苦朴素,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密切联系群众,深受当地人民群众爱戴。1979年10月,举家迁回辰溪,享受地师级待遇。1988年7月26日病逝,终年80岁。
  • 横刀跃马出湘关,志不遂兮不复还!埋骨何须桑梓土,男儿到处有青山。这首气势磅礴的七绝诗,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英雄刘诚在武昌起义前夕写的。诗句锋利如刀刃,表达他反对清廷,推翻帝制的决心和勇气。刘诚,派名刘际云,1880年生于辰溪县石马湾乡石马湾村一位书香世家。刘诚从小天资聪敏,6岁习文,10岁习武。由于勤奋,10年时间不到,刘诚便文可通经,武可防身攻敌,是个远近闻名的文武全才。一心认为男儿志在四方的刘诚,弱冠之年孤身前往省城长沙闯荡。斯时,神州大地已弥漫反清情绪。刘诚对腐朽的清王朝怒不可遏,毅然加入新军,因他文武双全,又有才干,深得上司赞赏。不到7年时间,他以出色的成绩,被擢升为新军的管带(相当于营长职务)。在军队里,他身先士卒,吃苦耐劳,不贪图享受;教育士兵耐心说服,不轻易训斥,深得士兵拥戴。上个世纪1990年夏,我参加县政协文史会议,在招待所与石马湾刘盛老师住在一个房间。夜晚,刘老师给我讲他堂祖父刘诚的故事。他讲刘诚的文才武功;讲他匡扶正义的高尚品格;讲刘诚参加武昌起义遭受重伤;讲刘诚受革命党委托行刺袁世凯湖南走狗汤香铭,被抓获后如何受酷刑,壮烈牺牲,叙述之余,不免黯然神伤。1911年9月,革命党准备在湖北武...
  • 石玉松(1901-1984)田湾镇农科村人,辰河戏小生演员、鼓师。幼时,由辰河戏名鼓师石楠庭收为养子,从小在戏班受艺术熏陶,9岁时即在武声上打二钹。民国5年,国倒呛伤嗓,改习场面。三年后,即成为独当一面的年轻鼓师。民国18年,嗓音恢复,所在"双少班"演唱小生。他所扮演的目连戏傅罗卜一角,直到被辰溪、浦市一带观众称为"上了网筋的老罗卜"。他熟谙辰河戏高、昆腔大戏剧本和音乐,司鼓功底深厚,能烘托剧情,深得演员喜爱,观众称赞。1952年,参加沅陵县剧团。1955年,参加湖南省第二届戏曲观摩会演,担任《李慧娘》一剧司鼓,获大会奖,1958年,为中戏剧家协会湖南分会会员。1963年,参加黔阳专区辰河戏艺术遗产挖掘工作,对挖掘传统剧本和音乐,作出重大贡献,并将珍藏的家传手抄剧本18本献给文化部门。1979年以后,不顾年老多病,还发掘出数百支高、低、昆腔曲牌;回忆整理于失传的高腔连台本大戏《前目连》和《梁传》,并在《湖南戏曲传统剧本》丛书刊登。他还主持发掘了在辰河戏舞台已绝迹半个世纪的昆腔单折戏《判奸》,使中、青年演员大开眼界。作为一代名师,他不墨守成规,积极投身辰河戏音乐改革,撰写了《辰河高腔音乐改革的几点设想》,发表于《辰河戏教学演出纪...
  • 米子和(1884-1948)又名允融,字德六。笔名"罗峰八十八髯翁",黄溪口周家村人。亲年时拜师溆浦名儒舒开学为师,酷爱写字绘画。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子和考入辰州学堂,在校四年,他精习赵孟頫、颜真卿、米蒂、怀素、玉义之等人的书法技艺,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独特风格,擅长水墨画,所画荷花、墨菊、翠竹尤佳。亦精于金石,雕刻颇具特色,与字、画相配,可称"三绝"。20年代,曾多次参加国内书画展或比赛,足迹、墨迹遍及长沙、武汉、天津、上海等地。30年代,选派赴巴拿马参加世界书法比赛,当场表演口书,中外人士无不称奇,荣获国际巴拿马博览会奖,从此,蜚声中外。他热心地方教育事业,民国三年(1914)与翟宝建、米紫晖、文启瑞等筹办太和乡(今黄溪口)高等小学堂。民国14年(1925),又创办了周家村初级小学。晚年多病,居家静养。民国37年9月(1948)病逝,终年64岁。
  • 向代健(1880-1938)字少康,田湾杨梅坳人,出身梨园世家。自幼从父向梅峰(著名正旦)学戏,先习小学后改正生。他具有的"刚气",是扮演生角难得的气质,一折《碎龙袍》的"男打周"一鸣惊人。从此,他在辰浦艺坛的地位便逐渐确立。宣统元年(1909),他与浦市富绅康少伯创办"双少班",其演技臻于上乘,当时人誉之为"戏状元",他主演了《文公走雷》、《打三不孝》、《三打周仁》、《潘葛思妻》、《锦朋父子会》等脍炙人口的好戏,弹腔《孔明拜斗》中的唱腔堪称绝技,至今无人能及。民国24年,"春华班"来辰演出,他客串弹戏《六部大审》闵爵一角,精湛的表演技艺,使常德同行为这倾倒。民国27年冬,在沅陵舒溪口他带病演出《广才送行》,表演仍然丝丝入扣,委碗凄怆,台上台下,哭声一片。一位通晓文墨的老人,称这次演出为"超前绝后"的杰作。1938年12月15日病逝,享年58岁。
  • 五宝田村位于辰、怀交界的边陲之地。全村的三、四百人口为肖氏后裔。村内殷实大户集中,自卫枪支众多,内部团结紧密,对外防范颇严。除各大户高筑封火墙外,四周还有护村围墙和四处坚固的“闸子门”,素为土匪望而生畏、而又是匪垂涎的一块“肥肉”。抗战以前,村内子弟肖洪量、肖守谦等在长沙、常德各地求学时受过进步思想的熏陶。抗战初期,肖守谦成为辰溪县第一个中共党支部的成员之一,在他的影响下,全村大部分知识青年思想趋于进步。胸怀宽广 矢志革命肖洪量又名肖湘潮,1910年生,辰溪县上蒲溪瑶族乡五宝田村人,其父早丧,兄弟姐妹七人,他排行最小。1933年,他在沅陵联立八中初中毕业,继赴长沙育群中学就读,后因家境困难,中途辍学。1937年,他来县城入赘柳树湾杨家,先后任过小学教员、校长、楚屏中学总务主任等职。他善于理财,曾利用岳父家靠河边的宽敞房地开面粉厂,又从事煤炭、石灰等长途贩运生意,还在龙头庵河边购置土地,广种柑桔,家境逐渐富裕。肖为人宽宏大度,讲义气,好交往,凡永和、太和、均和、正和等乡各界人士来城,多为他家座上客,他本人也就成了各派势力拉拢的对象。在做煤炭、石灰生意时,他与地下党员陈策早已结识。其时,他堂侄肖守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