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7-05 17:05 信息来源:孝坪镇
6月29日开始的强降雨,致使辰溪县遭遇特大洪灾,位于沅江河道下游段的孝坪镇更是首当其冲,下辖的16个行政村全部受灾,沿河村庄悉数被淹。面对重大灾情,孝坪镇党委、政府积极应对,严密部署,坚决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灾情就是命令
今年入汛以来,仅6月中下旬便已出现两次较大降雨,6月28日再次接到县防汛提示:6.29-7.2将会有强降雨。收到通知后,孝坪镇党委、政府立即着手安排:1、对水库堤坝清除杂草、防漏加固;2、加强山塘、水库、地质灾害点及安全隐患的巡查;3、做好山塘水库的腾库纳洪措施;4、所有包村干部全部驻村协助。
6月29日中午开始下雨,至晚上雨量逐渐增大,孝坪镇政府工作微信群中发布的最新水利消息一直未停,当天21点,方田村开始出现灾情,紧接着溪口新村反馈水有上涨趋势,孝坪镇党委、政府当机立断,要求各村严密观测水情,沿河各村做好群众转移工作。如果发现水位过高,电排淹没影响通电安全现象立即联系农电站停电,务必保障群众安全。
“罗依溪村坨里开始转移群众。”
“渔潭村全体村干部都坚守岗位。”
“当江洲村里一切正常,干部全部到岗。”
“昨天才宣誓的,是共产党员,一切得为了群众,放心。”
……
各村(社区)纷纷响应。
6月30日凌晨1点,镇长张玲再次传达镇党委通知:各村书记(尤其沿河一线)、水管员、地灾点巡查员、国土所工作人员务必密切关注水情,地势低洼处的群众马上搬离到安全地段。凌晨1点58分,镇人大主席唐明梅向各村再了解水势情况。
凌晨3点26分 ,坪里村反馈水快上坪。
4点12分,方田村水已进屋。
5点44分,沅江沿河公路已被水淹,无法通车。
水势仍在迅猛上升。
一夜未眠,天一亮,镇领导干部便带头奔赴各村了解汛情,对山塘水库地灾点亲自巡查确认,与村干部一起组织帮助群众转移,抗洪救灾。
至7月2日,全体领导干部坚守在抗洪前线,没有一个离开,镇党委书记余学泉表示:“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务必要用我们党员干部的高辛苦指数切实保障受灾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群众安危重如山
水势猛,范围大是此次洪灾的特点,至6月30日晚,方田村、古寨村杨泥潭、球岔村、千里坪村、江东村、洞潭村姚家湾、渔潭村、罗依溪村、溪口新村已成“泽国”,尤其是位于沅江中心的当江洲自然村更如汪洋之中一叶孤舟,停水停电、少食物断通讯,岌岌可危。面对这些,孝坪镇全体党员干部把群众安危冷暖作为第一关注。
6月30日晚23点,古寨村杨泥潭自然组在外务工村民郑长行、李会军家属纷纷来电求救,称家中被淹,家里只有老人小孩,现在完全联系不上,十分焦急。镇长张玲立即带领组织委员郑阳成、副镇长宋守伟及镇应急分队一行赶赴现场查看情况,确保群众安危。
7月1日早上7点多,获悉溪口新村200余名受灾群众食物和水紧缺,镇党委马上组织安排购买八宝粥、矿泉水等临时救济物资,为溪口新村、古寨村、方田村、罗依溪村等各村受灾群众送去。因水势凶猛,河道情况不明,普通船只根本无法前往的当江洲村,也于当天下午收到县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郑长虹,孝坪镇党委书记余学泉及镇应急分队一行十人冒着生命危险送去的水、食物、蜡烛、充电宝等物资。
各村村干部更是与驻村镇干部一起,两天两夜未合眼,带领村内党员想尽一切办法,有船的驾船,没船的木板凑,一趟又一趟在各个受灾屋前巡查,转移受灾群众、帮助群众搬运物品,解救被困人员,分发救灾物资,一边指挥一边救援,成为群众的“主心骨”。
本次洪灾,孝坪镇受灾人口达19240余名,组织转移安置群众13500余名,未发生一起人员伤亡。
同舟共济渡难关
面对洪涝灾害,孝坪镇上下一心,充分发扬了“厚德、坚韧、团结、向上”的辰溪精神,同舟共济渡过难关。
7月1日,虽然自己村内受灾也十分严重,多处良田被淹,杉坳村村书记江双喜仍将村内一条可载10余人的木船装送到镇政府,他说:“哪个村更紧急就先送到哪去,我们还扛的住。”
在怀化经商的罗依溪村党员宋友弟,在7月2日得知回乡路可通后,也第一时间装载满满一车的矿泉水和八宝粥,辗转耗时十多个小时将物资无偿捐献给家乡。
洪水退去后,塘里村村主任向健中与村里5名党员群众主动前往受灾更严重的溪口新村、罗依溪村、坪里村、当江洲村帮助他们清除村内淤泥,搬运救灾物资。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7月3日,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赠的临时救援物资也陆续送达孝坪镇。
携手并肩重建家园
现洪水虽已退去,却留下满目疮痍,昔日“菜篮子”一片泥泞。据不完全统计,本次洪灾农作物受灾面积达9550多亩,损坏房屋近4000间,直接经济损失达8100余万元。
孝坪人民没有沉浸在“悲痛”中,而是在镇党委、政府的带领下,积极开展灾后自救。镇、村干部带头清扫淤泥,冲洗消毒,进行环境卫生大清理;及时发放临时救济物资,确定受灾群众有吃、有住、有干净水喝,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及时清除路障,保障公路畅通;大力排查安全隐患,防范次生灾害的发生;农业部门工作人员为受影响但没成灾的农作物提供后期病虫害防治等挽救办法,对于一些已经绝收的作物,统计报灾,帮忙做补救措施;各村水、电、通讯后续也将逐步恢复。
昨日已逝,面对无情的灾难,我们坚信在党和政府的带领和帮助下,一定会将家园建得更好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