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乡镇动态

火马冲镇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发布时间:2010-03-31 00:00 信息来源:本站


强镇富民“红旗”飘

——火马冲镇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2009年以来,立足区位优越、工矿企业众多镇情,火马冲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大力优化服务,带领全镇干群大干实干,全镇三个文明建设喜跃新的台阶。2009年,镇内规模企业达到了20家,工业总产值达12亿元,安置就业1500多人;镇财政收入达到了8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400元。今年3月,该镇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全县2009年度三个文明建设红旗乡镇”。

 

做活服务文章兴园筑“金巢”

火马冲镇为辰溪县工业园区所在地,辖区内拥有企业20家,是名副其实的辰溪县“工业第一镇”。
  围绕县委、县政府“抓大工业,大抓工业”发展战略,火马冲镇党委、政府科学分析镇情,果断将优化经济和服务工业环境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主抓手。两任镇党委书记宋育武、周克武接力念好“优”字经筑“巢”引“凤”,镇里抽调5名干部蹲点企业,竭力为企业提供“保姆式”全程跟踪服务。对于新上项目,重点做好征地拆迁工作,全力规范劳务用工秩序,重点打击强揽工程违法行为;对于已投产企业,重点做好矛盾协调化解工作,全力构建和谐企、地关系。2009年以来,全镇共协调化解企、地纠纷30多次,统一推荐用工185人,有力地支持了工业园区建设。
  湖南华荣硅业便是这受惠企业之一,该公司2×5.6万吨生产线项目位于该镇张家湾地段,征地拆迁涉及滩头、兴隆2村、82户农户。该项目启动后,镇党委、政府及早介入,主动与厂方开展商谈并达成协议,在同等条件下,由镇、村统一推荐劳务用工,服务公司土建、围墙等辅助设施建设,在厂区周边农民新增致富渠道的同时,最大限度优化了项目施工环境。据悉,目前,兴隆、滩头2村共有80多名村民在公司打工,其中征地拆迁户达56户,劳务用工收入达到了120多万元。

 

改善民生设施强镇惠百姓

立足镇内基础设施薄弱状况,镇党委、政府果断抢抓机遇,千方百计改善公路、医院等民生设施,惠及1万多农户。
  巧借“动脉”建设东风改善民生。以溆怀高速公路贯穿境内7个村为契机,在大力配合高速公路建设的同时,该镇还极力向施工方提出了各类合理化建议10余个,共新修桥梁4座,硬化改造道路18公里,有效方便沿线420户村民生产生活,全镇上下支持高速公路建设由此蔚然成风,成功促使镇内征地拆迁任务提前5天圆满完成。如沙堆村道路建设便是这典型例子,经镇主要领导出面协调,施工方及时改变原辟路方案,对全长8000多米的村道实施硬化改造,惠及沙堆村230多户、1100多村民。
  巧抓政策性机遇改善民生。先后启动实施了交溪、龙来坪、中棚等5村通畅工程,共硬化村道9.3公里,方便了2000多村民出行。同时,多方争取省市支持,筹资近300万元,先后新上了镇中心卫生院门诊、住院大楼项目,总建筑面积超3200㎡,新增床位90张,并完善了一大批医疗设备,大幅度提升了卫生院接诊就诊能力,惠及全镇及周边乡镇4万百姓。
  此外,该镇还利用原罗家湾村小校舍,融资60余万元建起了镇敬老院,集中安置五保孤寡老人30余人。

 

调优产业结构富民添后劲

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载体,镇党委、政府大胆从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入手,在开辟富民新路子的同时,成功为镇域经济发展增添了后劲。
  构建库区千亩“粮仓”优产业。由于新造耕地地力低下等因素,由大洑潭水电站投资实施的1000余亩抬填还田稻田一直处于荒废中。200911月,镇党委、政府果断引进县内种粮大户曾天良开发,由其集约及承租荒地900多亩,推行水稻—小麦或水稻—油菜轮作,预计可收割稻谷20万公斤,一个千亩“粮仓”即将呈现在沅水河畔。
   落实“两抓”增添发展后劲。围绕县委、县政府“上抓金银花,下抓油茶”发展战略,镇党委、政府全力激活100多万元社会资金,分别在大桥等7 个村新造油茶1000亩,在麻家湾、郑家坪落实油茶低改400亩。同时,抢抓省委建整扶贫工作进驻大月山村契机,立足高寒山区优势,重点在大月山村推广了300亩金银花。
  此外,该镇还巧做山字文章,着重在大月山、照顶界、中棚等村推广1000多亩高山西瓜,每户瓜农因此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责任编辑:cx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