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阳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辰阳镇2024年粮食稳面增产工作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4-06-14 10:27 信息来源:辰阳镇
辰镇发〔2024〕27号
关于印发《辰阳镇2024年粮食稳面增产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村党(总)支部、社区党(总)支部、镇属各支部;各村委会、社区居委会、镇属各单位:
《辰阳镇2024年粮食稳面增产工作方案》经辰阳镇党委、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辰阳镇委员会
辰阳镇人民政府
2024年5月20日
辰阳镇2024年粮食稳面增产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关于稳定粮食生产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根据《中共湖南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2024年粮食稳产高产工作方案》(湘农组发〔2024〕3号)《怀化市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2024年全市粮食和油料生产目标任务的通知》(怀粮发〔2024〕1号)文件精神和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辰溪县2024年粮食稳面增产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现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2024年,县下达我镇粮食播种面积3.07万亩、产量1.3万吨的任务,其中中稻面积2万亩、大豆面积0.1万亩,玉米种植面积0.65万亩,油菜面积1.8万亩。全年粮食生产实现稳面增产的目标。
二、 工作举措
(一)坚决稳定粮食面积。认真落实中央、省粮食面积只增不减要求,将“稳面积、稳产量”作为硬杠杠,落实复种、轮种、间种等措施。各村要压紧压实生产目标任务,按照文件下达的粮食生产任务逐级分解落实到组、到户(种植主体)、到地块。出台更严更实更有针对性措施,确保全镇完成粮食种植面积3.07万亩,确保粮食产量1.3万吨以上,做到应种尽种、能种尽种、种满种足。
(二)实施单产提升行动。把大面积单产提升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粮油生产工作的重点,大力实施种业科技创新、耕地质量提升、农机农艺融合、绿色高产高效、种植模式优化、经营主体培育等单产提升“六大行动”,全面提高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覆盖率和到位率。巩固大豆扩种成果,完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400亩、大豆0.1万亩。持续开展稻油轮作,扩种油菜,大力推广“三高两低”油菜品种,发展油菜1.8万亩以上,实施油菜单产提升行动。稳步推进稻鱼生态综合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严格耕地有序利用。稳步提升耕地质量,同步推进高标准农田新建和提质改造。开展耕地有机质提升行动,加快建立耕地保护奖惩激励机制,将恢复用于种植粮食的耕地纳入耕地地力补贴和粮食补贴范围。加强抛荒耕地治理,采取改善农田水利设施和地力条件、推广适地农机、开展全程托管社会化服务等措施,完成省市县下达的抛荒耕地复耕复种任务。强化耕地非粮化的管控,分类稳妥开展违规占用耕地整改复耕,细化明确“非粮化”整改范围,合理安排恢复时序。建立日常巡查监管和成效跟踪机制,坚决遏制耕地抛荒和永久基本农田新增非粮化情况发生。做好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
(四)农机装备补齐短板。加快提升适用丘陵山区的农机推广应用水平,补齐稻油生产全程机械化短板。持续提高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力争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57%,水稻、油菜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增长2个百分点以上。抓好水稻机插机抛秧技术推广,完成水稻机插机抛秧任务200亩。加快现代农机合作社建设,全面完成“农机合作社空白乡镇清零”工作。推广高效低损收获机具,推进农事操作全程机械化。探索种粮农机主体用油补贴政策。
(五)粮食生产绿色发展。坚持以示范创建为抓手,巩固提升1个镇级粮食生产百亩综合示范片,全面落实“五统一、两利用”关键技术。创建1个百亩粮食示范片,创建1个油菜生产百亩综合示范片。在稳定产量的基础上,全面集成推广节水、节肥、节药等新技术,持续推进绿色种植等措施,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积极示范推广成熟适用的绿色技术。加大推广稻油、大豆玉米轮作间作,采用秸秆堆肥还田,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重点推广一批高中档优质稻品种,力争优质稻、高档优质稻分别达1.6万亩、0.3万亩以上。
(六)做好农业防灾减损。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准确分析研判气候和灾害发生趋势,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加强丘陵山区供水补源,及早做好小型水库、山塘、沟渠加固和疏浚清淤工作。建立部门沟通会商机制,制定防灾减灾预案,做好防控物资和技术储备,防范倒春寒、高温干旱、寒露风等气象灾害。分作物分灾种制定防灾减灾技术意见,强化减灾补损技术指导服务。发挥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的作用,大力开展统防统治、应急防治,最大限度降低病虫危害损失。加强农资生产、储运、调控,建设农业物资储备中心。防治水稻“四虫四害”、玉米草地贪夜蛾、油菜菌核病等主要农业生物灾害。
三 、保障措施
(一)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各村要将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作为农业农村的头等大事,压实粮食安全的属地责任,强化村支两委主要领导粮食安全责任。带头联点办好粮食生产综合示范片、带队开展粮食生产专项督察等制度。村主要领导要专题研究粮食生产工作,强化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强化日常调度和督查指导,着力解决粮食生产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合力。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精准落实各项粮食生产补贴政策,深入开展惠农补贴“三湘护农”专项治理行动。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粮食生产政策、工作典型。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利用自身资金、技术和农机等优势,为周边小农户提供代育秧、代抛插、代烘干等“十代”托管服务。积极落实好粮食最低收购价、生产者补贴等相关政策,制定对规模种粮主体支持政策。扩大种粮完全成本保险覆盖面,落实好“惠农贷”“粮食贷”等金融产品,帮助解决贷款难、贷款贵等问题,切实减轻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的种粮风险。提高粮食生产组织化程度,培育扶持一批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充分发挥其在粮食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作用,引导粮食生产标准化、种植规模化。
(三)加强技术指导服务。镇农业服务中心成立粮食生产技术专家指导组,建立联村责任制,明确一名农技干部一组负责联系一个片区,对100亩以上的种田大户落实“一对一”技术指导。各村健全技术责任制度,建立技术人员联村联大户责任制,确保各项关键技术落到实处。开展春季农资专项整治行动,采取专项整治和日常监管相结合的方式,重拳打击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确保农民用上放心种、放心药、放心肥、放心苗。
(四)严格督查督导考核。将粮食生产工作纳入镇党委、镇政府对村、支两委年度绩效、乡村振兴等重要考核范畴。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对粮食生产综合考评靠前的村给予通报表扬,对没有完成粮食生产目标任务的村进行通报批评。镇纪委督查室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定期与不定期对各村落实粮食面积、耕地抛荒整治等工作依据农时开展“四不两直”随机督促检查,及时通报情况。镇纪委监委加大对村和镇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的政治督查,对违法违规、弄虚作假、工作落实不力的,严肃追责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