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溪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4年工作总结暨2025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5-01-24 14:59 信息来源:辰溪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今年以来,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始终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突出抓好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劳动关系、人事人才、就业帮扶和民生实事,全力推动人社工作高质量发展,现将2024年1至12月工作开展和2025年工作谋划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1至12月工作开展情况
(一)着力助企纾困,就业形势稳定。全县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8%,城镇登记失业率0.39%,均低于市定控制目标。一是稳企纾困成效明显。已为各类企业降低和免征工伤保险费211万元;发放失业保险金、一次性生活补助、一次性扩岗补助、技能提升补贴和代缴医疗保险金278.06万元;为县内44家企业返还稳岗补贴64.82万元。二是城乡就业稳中有增。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283人,完成市定任务的109.82%;失业人员再就业1747人,完成市定任务的100.63%;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647人,完成市定任务的109.66%;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391人,完成市定任务的102.12%;存续和新认定就业见习基地30家,募集见习岗位468个,帮助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见习76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9笔共计2025万元,比去年增长70.07%,共扶持创业56人,带动就业406人。三是就业服务质量提升。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076人,完成市定任务的110.93%;与长三角、珠三角、长株潭等地深入开展劳务合作,利用农村劳务经纪人发布企业用工岗位信息142次,并按规定落实一次性就业创业服务补助;举办线上、线下专场招聘活动43场次,年初进行的“春风得意闹元宵,职在行动看人社”主题招聘会,吸引县内80余家企业参加,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社会反响良好。
(二)强化运行安全,社会保障有力。1-12月,共完成63个疑点数据调查核实,累计追缴违规发放待遇资金24.91万元,基金规范运作和安全完整率100%。一是养老保险基金运行情况。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全县参保人数1.04万人(其中领取待遇0.71万人),完成基金征缴2.12亿元,完成基金支出4.26亿元,当前基金结余1.02亿元;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全县参保人数2.72万人(其中领取待遇2.33万人),完成市定扩面任务的101.4%,完成基金征缴2.03亿元,完成基金支出10.32亿元(含上解上级支出2.05亿元),当前基金结余6408.58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县参保人数26.8万人(其中领取待遇8.9万人),完成市定扩面任务的100.78%,完成基金征缴0.75亿元,完成基金支出1.62亿元,当前基金结余4.74亿元。二是工伤保险基金运行情况。全县参保人数3.3万人,完成市定扩面任务的97.43%,新开工工程建设项目工伤保险参保率100%,完成基金征缴947.22万元,受理工伤案件126起126人,完成基金支出1614.96万元(含上解上级支出975.25万元),当前基金结余0.93万元。三是失业保险基金运行情况。全县参保人数1.8万人(其中领取待遇378人),完成市定扩面任务的96.94%,完成基金征缴889.13万元,完成基金支出1240.47万元(含上解上级支出897.59万元),当前基金结余44.43万元。
(三)维护权益保障,劳动关系和谐。1-12月,全县未发生因拖欠农民工工资引发的恶性或舆情事件。一是争议仲裁处置有效。成立“农民工工资速裁庭”,共受理各类劳动人事争议案件49起,其中不予受理12件,立案受理20件,到期结案率100%,调解处理17件,调解成功率79%。二是欠薪整治推进有力。健全劳动保障举报投诉处理机制,开辟绿色通道接待和受理各类举报投诉线索,共受理欠薪案件181件(其中国务院欠薪平台129件、线下投诉案件52起),办结181件(其中移送公安机关处理1起,成功引导人民调解2起、司法确认2起),结案率100%,共为1669名农民工追回薪资2997万元。三是劳动关系更加和谐。全国农民工综合信息系统录入率100%,深入开展实施“和谐同行”、“湘融湘爱”等农民工关爱和群众性权益维护活动。
(四)健全工作机制,人事管理规范。1-12月,按照管理权限和职能职责,严格执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分类分级管理制度。一是聘用管理规范有序。共办理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入编695人、流动调配358人、退休447人、抚恤金和丧葬费核定156人、确认享受遗属生活困难补助对象45人。二是专项整治不断深入。持续开展“吃空饷”问题专项治理,清理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不在岗人员12人,停发、追缴涉嫌吃空饷人员工资福利待遇157万元,按程序办理机关事业单位请销假备案手续101人,扣发长期病假人员病假工资36人次40万元。三是晋升招聘平稳推进。按照《辰溪县2023年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工作实施方案》工作要求,完成了事业单位管理岗位拟晋升人员的调查摸底、单位申报和部门初审等工作,并按程序已报至县委组织部审批;组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招聘考试2次,第一批实际聘用44人,第二批招聘岗位60个,参考人数3225人,经笔试、面试、体检、考察等程序,拟聘用59人。
(五)突出就业帮扶,助力乡村振兴。1-12月,全县33999名脱贫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31022人,就业率91.24%,比去年增长0.78%。一是就业帮扶扎实开展。对具备劳动能力但未就业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累计提供“311”就业服务次数32040人次(其中岗位信息24421人次、职业指导7326人次、职业培训信息293人次),提供就业岗位、技能培训手机短信推送服务2763人次,印制《辰溪县内企业用工信息手册》25000余份,实现脱贫户和监测对象户就业援助服务全覆盖;全面完成幸福家园、锦滨家园两个易迁点人社驿站建设,让易迁群众感受“零距离”人社服务。二是帮扶车间稳中有增。存续和新增认定就业帮扶车间34家,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1623人(其中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362人),兑现奖补资金95.31万元,实现“两个稳中有增”目标。三是兜底安置保证增收。由人社部门开发的乡村公益性岗位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共安置脱贫劳动力和监测对象稳定就业1196人,发放岗位补贴1141.65万元;建立和完善“互联网+监督平台”、“全国防返贫监测系统”和“人社一体化业务管理系统”信息比对机制,清退不符合条件在岗人员79名。
(六)围绕中心工作,抓好民生实事。紧扣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任务和目标,全力以赴抓好落实。一是问题整改全面完成。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未执行问题,自2023年10月23日正式启动泡潭村试点以来,保障对象认定工作已全面完成,推进过程平稳有序,未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社会反响较好。2024年4月,对第一批175名保障对象兑付补贴资金共计714.95万元;2024年12月,对第二批506名保障对象兑付补贴资金共计1852.45万元。事业单位人员人事档案审核未到位问题,已对136个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和专技岗位人员1804本档案进行了审核,共重新认定档案出生年月602人,重新认定参加工作时间897人,重新认定入党时间97人,调整认定全日制学历层次4人。二是民生实事全面推进。牵头实施全县“民生可感行动”,强化工作调度,承担的省、市、县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共17件37项,省级9件29项、市级4件4项已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县级4件4项完成年度目标任务2项,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2项。三是重点工作全面落实。全面深化人社领域改革事项,完成工业集中开发区薪酬改革工作;第四季度主要经济考核指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3.3731万元,增速4.3%(排全市第12)。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保障水平为152.81元/人·月(排全市第12)。扎实开展人社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工作和贯通抓好中纪委部署安排的“整治骗取套取社保基金问题”、“整治政府项目、国企项目欠薪问题”两件实事,已向纪委监委移交问题线索5个,共查办社保基金案件43件,查处违规领取待遇人员43人,追缴违规领取资金8.83万元;查处解决政府项目、国企项目欠薪案件6件,帮助71名农民工追回薪资56.71万元。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就业创业形势难改观。受经济下行和县域工业经济、服务业发展不足等因素影响,吸纳稳定就业的岗位容量不足,导致以高校毕业生、脱贫劳动力和就业困难人员为主的重点群体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稳岗增收压力较大。
(二)社会保险扩面难增效。受“三险同参”和延迟法定劳动年龄退休政策,特别是提高社会保险最低缴费年限等因素影响,随着基本养老保险缴费金额逐年上涨,导致企业和个人参保缴费压力增大,积极性不高,应参未参、中断缴费等问题成为常态。
(三)根治欠薪维稳压力大。受经济下行和债务等因素影响,政府、国企和社会投资等项目建设均存在资金短缺现象,导致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面临较大压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任重道远。
三、2025年工作计划情况
2025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建成一个驿站,守住两个底线,突出三项重点,抓好四件事情”。
(一)建成一个驿站
充分利用“人社驿站”贴近服务对象提供温暖人社服务举措,争取完成县城零工市场中心站、工业集中开发区站和孝坪1938小镇站等3个“人社驿站”建设,全面构建以“政务中心为主、人社驿站为辅”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体系,为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人社力量。
(二)守住两条底线
一是守住社保基金安全底线。以“夯基础保征缴、强规范保发放、抓监管保安全”为目标,以抓好“一文两行动”落实为主线,以基层经办能力建设、内部监管机制建设、外部审计监督检查为重点,以“制防、人防、技防”为抓手,持续推动“四位一体”风险防控体系和“四防协同”工作机制,坚决守护好老百姓的“养老钱”、“救命钱”。
二是守住根治欠薪稳定底线。以做好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国务院专项督导检查为目标,全面落实“三点三线”工作:一是突出重点,织密日常监管防线。建立“国家欠薪线上平台、举报投诉中心现场处置、举报投诉电话受理、新媒体网络监管”四位一体维权渠道,让欠薪隐患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二是盯住弱点,严守欠薪清零底线。全面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8项制度,重点检查农民工工资保证金落实和农民工工资专账设立,确保农民工工资有兜底保障。三是破解痛点,筑牢依法治理红线。强化联席办牵头、分流、协调作用,组织行业主管部门和属地政府做好欠薪问题事前防范、事中处理,确保不发生群体性、恶性事件和负面舆情,坚决维护人社领域大局稳定。
(三)突出三项重点
一是突出社会保障做好政策落实工作。以强化保障民生为目标,重点抓好两项工作:一是保稳定工作。积极组织宣传和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的启动、推进和落地,妥善处理和解决好破产改制企业困难职工遗留的退休待遇落实问题。二是做好保民生工作。继续抓好社保基金征缴扩面、养老金标准调整、职业年金补记、退捕渔民养老保险缴费补贴、就业困难人员养老保险缴费补贴、失业补贴、第三代社会保障卡换发等工作。
二是突出服务中心做好就业创业工作。以实现高质量充分、稳定就业为目标,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抓培训。围绕县委、县政府重点产业链战略布局,提前谋划培训工种和课程设置,确保培训实效,确保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才支撑。二是抓就业。围绕充分就业社区(村)建设,扎实开展园区和重点企业公共就业服务、“湘就业”和“怀化找工作网”平台管理、就业失业登记、公益性岗位管理、“311”就业服务等经办能力提升行动,确保就业困难群体实现稳定就业。三是抓创业。围绕稳企纾困措施,推行创业担保贷款发放继续增速,组织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和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确保创业带动就业成效进一步凸现。
三是突出就业帮扶做好有效衔接工作。以实现稳定就业、稳定增收为目标,重点做好三项工作:一是提升就业服务能力。全面落实就业帮扶相关政策,积极开展劳务协作增加岗位容量,切实帮助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实现转移就业。二是强化公益性岗位管理。进一步把牢准入关口,建立和完善退出、动态监管机制,坚决查处“顶替岗”、“人情岗”行为,确保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帮扶作用发挥。三是做好帮扶车间管理。建立和完善退出、动态监管机制,坚决查处不能正常生产经营、吸纳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稳定就业数量不足等行为,确保帮扶车间“两个稳中有增”目标实现。
(四)抓好四件事情
一是抓好大抓落实激励表扬工作。以争取零的突破为目标,重点补好三项短板:一是补基础数据短板。精准发力,强化调度,争取各项基础工作和数据指标在全市名列前茅。二是补亮点特色短板。立足我县实际,强化与宣传、融媒体、新媒体对接,积极打造辰溪特色工作,总结推介经验亮点工作。三是补汇报对接短板。多方加强与省、市汇报对接,力争实现人社领域大抓落实工作激励零的突破。
二是抓好“吃空饷”清理整治工作。以规范人事管理为目标,重点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开展在编不在岗整治。协同县委组织部、县委编办和县财政局,督促有关单位进一步强化工作人员管理,坚决查处各类违规行为。二是开展整治编外用工整治。进一步加强和严格执行劳务派遣制度,指导各用人单位规范使用编外用工。三是开展请销假备案整治。进一步完善抽借调手续办理,严格落实病假规定,坚决查处和兑现病休待遇。
三是抓好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招聘工作。以公开、公平、公正招考为目标,重点做好三项工作:一是确保公开。认真制定招考方案,按要求公示,全过程公开。二是确保公平。认真设定招考条件,按程序进行,全方位公平。三是确保公正。用足用活招考政策,按规定审查,全流程监督。
四是抓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以实现既定推进步骤为目标,在完成辰阳镇泡潭村试点工作后,按照“成熟一个村、实施一个村”原则,继续稳步开展县城规划区内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力争于2026年后逐步延伸至县城规划区外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