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溪县主要旅游资源介绍

发布时间:2023-08-31 09:31 信息来源:辰溪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

辰溪县主要旅游资源介绍

一、国家A级旅游景区

1.酉庄·大酉书院。酉庄于2012年11月成立,注册资金1200万元,位于辰溪县潭湾镇石牌村辖区内,距县城2.5公里。园区占地面积1266亩,其中田地面积1158亩,水域面积108亩(一个国家二级水库,四个鱼塘)。园区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是辰溪县首家“双五星级山庄”( “湖南省五星级休闲农业庄园”与“湖南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怀化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辰溪县“水土保持示范基地”。2020年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目前正在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2.笔架山景区。位于锦滨镇凉亭湾村,前临三角冲水库,背靠青山奇峰,松林苍翠,水波荡漾,山光水色,景色宜人,距娄怀高速5公里,S223高等级公路 穿境而过。山庄始建于2007年,占地1580亩累计投资3000余万元,2011年开始经营,同年被省政府授予“湖南省五星级乡村旅游景区”被中华餐饮营养协会评为“全国绿色营养健康餐饮示范企业”被省商务厅评为“湖南省湘菜名店”,并获得怀化市旅游外事侨务局“农家乐旅游示范点”称号。2019年12月又被评为湖南省示范生态农业农庄。2022年申报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景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和创新,现已成为集休闲娱乐、特色文化观光、民俗文化体验、康养、大型团体活动、自然风景观光和住宿为一体的综合性乡村文化旅游胜地。

二、红色旅游景点

1.湘西剿匪胜利公园。湘西剿匪胜利公园位于辰溪县辰阳古城内,是经湖南省委宣传部批准修建的集文物保护、文化产业、旅游休闲和革命传统教育于一体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园地形呈南北走势,至今还保存着沅陵区剿匪胜利纪念堂、湘西剿匪史料陈列馆、湘西剿匪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将军题词碑廊、解放军雕塑等红色景点,内藏珍贵文物200余件,其中沅陵区剿匪胜利纪念堂是目前全国保存最完整,最具规模的纪念湘西剿匪胜利地面标志性建筑。1952年2月,著名的湘西剿匪胜利大会便是在此地召开,纪念堂也因纪念湘西剿匪闻名于外,成为中国革命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原名西园,辛亥革命后,改名中山公园。1952年,为纪念在湘西剿匪中光荣牺牲的革命烈士,在公园内修建了一座纪念堂,因当时,辰阳为沅陵专署所在地,故名“沅陵区剿匪胜利纪念堂”,中山公园也因此改名为胜利公园。2001年,该纪念堂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缘于此,2002年,经省委省政府批准,在辰溪隆重举办湘西剿匪胜利50周年纪念活动,省委宣传部长文选德为公园题名。并增建了湘西剿匪史料陈列馆。2012年,在此又隆重举行了湘西剿匪胜利60周年庆典。又增建了由前国防部长迟浩田将军题词的纪念碑。

2.椅子山革命烈士陵园。椅子山革命烈士公墓位于龙泉岩乡椅子山,建于1971年,它背靠椅子山,面临板五公路,是为了纪念1949年在壕形地剿匪战斗中英勇牺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军37名革命烈士而建造的。2007年10月,县委、县政府筹资150余万元改扩建椅子山革命烈士陵园。该项目工程实施后,县乡重点将烈士公墓周边200余亩山林土地予以征收,对烈士公墓进行全面整修扩建,依势在公墓右侧修建了占地3亩的荷塘,在左侧新建了一栋两层400多平方米的革命史料陈列馆。县还核定编制组建了椅子山革命烈士陵园管理所,安排3名复退伍军人专门负责宣传和保护革命历史资料。景点特色是为纪念革命先烈而立,墓碑分上下两层岩面,上层岩面成正方形,墓碑为方塔形,墓前石碑刻有“椅子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墓后立有一块高3米、宽5米的石碑,镌刻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整个墓地庄严肃穆。

3.红二军团司令部旧址。位于湖南省怀化市辰溪县辰阳镇中山街居委会三组。该建筑始建于清代,砖木结构,占地面积达53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500余平方米。1935年11月19日,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从桑植刘家坪出发开始长征,于11月27日由三角坪经船溪驿、田湾进入辰溪县城。贺龙在此召开了两次会议,制订了长征路线和扩红方案。2016年12月2日被辰溪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4.中共辰溪临时县委旧址。位于柳树湾马坊巷4号现余家巷297号处,为中共辰溪临时县委旧址。该建筑始建于清代,为砖木结构,现损毁严重,1938年8月,湖南省工委派共产党员何良来辰开展工作。同年12月,经中共湘西工委呈报湖南省工委批准,成立中共辰溪县委。湘西工委军事统战部长梁春阳主持召开会议,成立了由何良、米庆轩、程今吾、潘独清4人组成的中共辰溪县委会。县委机关设此马坊巷4号。

5. 南庄坪兵工厂。雪峰山会战(湘西会战)遗址——南庄坪兵工厂位于湖南省怀化市辰溪县潭湾镇南庄坪村,始建于1938年,坐南朝北,占地面积982㎡,建筑面积354.8平方米,2011年1月旧址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南庄坪兵工厂为一层砖木结构,小青瓦屋面,豪式木屋架,青砖墙体,外墙墙面为清水墙面,室内墙面为石灰拌纸筋抹面,外墙檩条搁置与墙体上,室内地面为木地板,过廊地面为三合土,院坪为素土地面。建筑工艺结合了东西方建筑的特色,是湘西地区近代建筑历史的重要标本之一。南庄坪兵工厂是在日军大举进攻中国,步步进逼武汉的背景下,国民政府随即将汉阳兵工厂迁往辰溪南庄坪村,并在此处修建工会楼,为兵工厂管理部门办公用楼。 它作为抗战时期国民党重要的兵工厂,是辰溪地区抗战历史的重要见证之一。同时在全民抗战时全面的反应了全国人民抵御外辱的决心,为正面战场坚持抗战、夺取最终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承载了湘西地区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更体现了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是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重要历史见证。

三、历史文化景点

1、龚家湾历史文化名村。位于县东修溪镇,距县城15公里。始建于明末清初,占地面积7公顷,古建筑面积约1.5公顷。现存完整的古民居12栋。是县内著名“三湾”(龚家湾、石马湾、麻家湾)之首。2010年被评为湖南省历史文化名村。此地原属瑶民居住地,明万历年间,龚氏先祖从沅陵县蒋家坪迁来定居,遂改名“龚家湾”。几百年来,龚氏族人经过艰苦奋斗,勤俭持家,农耕经商,发展矿业逐渐富裕兴盛,鼎盛时该村“富有四县钱粮,贵拥文人五十”。龚家湾的建筑特点,依八卦阵图为蓝本,巷陌纵横,回环曲折,外人入村往往迷路,窨子屋深墙大院,门庭宽敞,梁柱粗壮,气势恢弘。“渤海家声”、“武陵泽长”等堂号字迹雄浑苍劲,彰显大家气派。门墙窗棂雕刻精细灵动,松竹鹤鹿栩栩如生。耕读传家,在勤俭劳作的同时,龚氏族人非常注重文化教育,仅“万朝老屋”这一家就曾出过五个贡生、四十余位秀才。村内不仅设有私塾,大户人家还有家学。

2、五宝田历史文化名村。五宝田古村落位于上蒲溪瑶族乡,始建于清代,占地面积6公顷。2010年,被评为湖南省历史文化名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1年,被评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又被列入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整个村落居住为肖姓居民,其房屋规划整齐,结构紧凑,气势磅礴,建筑艺术风格独具魅力。现保存完整的古建筑有上四院、下四院共“八大家”,以及兰陵别墅和耕读所,共有古建36栋。村落背倚龙脉山,面临玉带溪,环境十分优美。五宝田古民居还有一个亮丽的特色,就是村前的耕读所。它是瑶乡重农兴教传统的见证,更是我国传统耕读文化的体现。耕读所占地1100平米,建筑面积730平米。主楼宝凤楼为教书育人之用,偏房谷仓、晒楼、草楼、牛栏和农具房供农耕之用。八字大门系石木结构,青石横梁上写有“三余余三”四个遒劲大字,旨在告诫子孙要珍惜时光勤奋学习,辛勤耕种、勤俭节约,以备饥荒。耕读所雕木镂石结构十分精巧。湖南大学古建筑学教授在考证耕所时啧啧称赞:“就该栋单体建筑就可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五宝田古村历史、艺术、文化价值极高。

3、船溪驿古村。位于船溪乡船溪村,距县城20公里,是辰溪县北大门。明清时期属沅陵县,1953年划归辰溪。古驿道建于元朝至元二十九年(1292),洪武十五年设船溪站,是当时京昆驿道上的一个大站。因地处要道,“北通京都,南达云贵”,朝廷的官宦任免,贬官迁客,公文战报,军队的粮草军饷,民间的商贸往来,都要经此路过或停留,一时车水马龙,商贾云集,一些富户也定居于此,明代的中后期达到鼎盛。村内现在还保存有十数栋规模恢宏的窨子屋,青石板驿道,驿馆墙基、古井,古凉亭等遗存。驿站废止于民国二年,前后经历了明、清两个王朝及民国时期,长达600多年。

4、张家溜古民居。位于辰溪县辰阳镇张家溜村沅水西岸的二级台地上,为张氏宗族的聚居地。该村始建于清初,分布面积达37000平方米。在清代中期,张氏子孙秉承勤劳持家祖训,一边农耕,一边做生意,还利用周边丰富的稻田资源造纸。经过多年资本积累后购置田产放贷收租,而后形成规模产业,有了充足的财富后,全村统一规划布局,建造了颇具特色的古村落。鼎盛时期,该村有集防火、防盗和防匪功能于一体的古民居30余栋。上世纪九十年代,该村村民拆毁部分老屋新建住所。现仅留下古朴典雅的民居十余栋。

5.大酉山文化景点。大酉山位于辰阳古城沅水南岸,居西南方,属酉向,因而得名。大酉山青松苍翠,四周峰峦叠嶂,故又名九峰岭。因其主峰形象似钟,其余脉丹山形象如鼓,所以又称钟鼓山。“酉山耸翠”是辰阳古八景之一。《名胜志》载:“(大酉山)脉从铜仁万山来,至县南酉向结为大山,故名。宋道君封禅此山,以名胜得与,山麓有洞,有古观,有旧书院,皆以大酉名。”大酉山历史文化厚重,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有:

(1)、周穆王陵。《四库全书•湖广通志》卷八十一载:“周穆王陵在辰溪县钟鼓山”。辰溪县民间有“上有天子墓,下有将军坟”的说法,这个天子墓就是指的周穆王陵。

(2)、善卷墓、善卷祠。善卷,武陵(常德)人,生活在尧舜时期,相传尧南巡时曾拜访过他,后来舜帝要将王位禅让给他,善卷没有接受,而后溯沅水来到辰阳大酉山隐居,直至终老,葬于大酉山中。庄子在《让王》里记述了这件事。《辰溪县志》(道光版)载:“善卷墓在大酉山,宋祥符间敕禁樵采”。明《一统志》:“大酉山有善卷墓”。康熙版县志《古迹》载:“善卷墓在大酉山,祥符间禁樵采,相传曾有窃发其冢者,铁厚尺许,须臾,雷雨交作,遂莫敢犯”。明代辰州府通判欧阳陟将善卷的事迹奏报朝廷,皇帝赐额:“高蹈先生”,建祠祭祀。

(3)、大酉藏书洞。又称华妙洞天,位列道教十大洞天三十六洞天的第二十六小洞天。既是道教圣地,又是成语“学富五车,书通二酉”的出典处。藏书洞分前洞和后洞两部分。《辰溪县志•古绩》载:“藏书室,城南里许,大酉洞中,相传周穆王藏书于此。明正统时,有樵夫入石室见书,白县令取之,应手既灭。”历代以来,儒道两家将其视为圣地,文人骚客,官宦名士,游览不绝。如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明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心学理论创始人王阳明;明代“怪臣”、太仆寺少卿满朝荐;明永乐进士、礼部左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薛瑄;清代诰授中宪大夫,分巡湖南辰、沅、永、靖兵备曾任辰溪知县的赵文在;辰、沅、永、靖兵备道纪虚中,明代湖广布政司参议、书法家胡松;湖广衡州府州官赖守中;辰溪知县曹行健、吴春等等。他们不仅游览,而且还留下了大量题刻诗章和墨宝,大酉洞前洞由于地当要道,游览者如过江之鲫,地方官应接不暇,成为沉重的负担,“为地方病”,因而被封闭,“移诗碑于后洞”。(但是时至今日,前洞的确切位置仍然未能确定。)后洞于2013年被发现,洞内外情景与文献记载完全相符。湖广布政司参议胡松于嘉靖十九年题写的“大酉洞”,湖广衡州府州官赖守中及辰溪、溆浦知县吴春、杨毓秀等人于隆庆五年夏游览的记事碑,辰溪知县曹行健于万历年间立于石缝中的“小小酉”石碑;唐代宰相李峤的诗联等都完好无损。

6.杨任故居。杨任(1880-1911),辰阳镇柳树湾人。1905年东渡日本,先后在日本体育学校和陆军军官学校学习。1908年,由宋教仁介绍加入同盟会,1909年加入共进会。他与焦达峰等人负责联络湖南会党和其他革命力量。当时与谭人凤、焦达凤一起被称为“湘省三杰”。1909年5月回国,积极参加反清斗争,武昌起义爆发后,参与长沙光复,任西路招讨使,但随即遭反动派杀害于常德。国民南京政府成立后,被追授为陆军上将衔,将他葬于常德德山,铸铜像于长沙北门烈士祠内。杨任故居,位于辰阳柳树湾街。该建筑始建于明朝,占地面积1700多平方米。故居为矩形,四周修筑封火墙,里面为木质房屋,共有两个天井30余间房屋。目前破损严重,正在修复。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7、奎星阁。位于辰阳老城区中山路东端,始建于明,历代多有修缮。现建筑为清嘉庆七年复建。古人为供奉文曲星而修此阁,是辰阳古城内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1996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8、湘航辰溪站。该建筑位于辰溪县辰阳镇柳树湾街广恩寺107号傅家松家北侧,占地面积达28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达211平方米。该建筑坐北朝南,长26.4,宽8米,两层砖混结构,在办公楼东侧墙体上嵌有“湘航辰溪站”字样。1959年春,湖南省内河航运管理局常德办事处在辰溪港设航运站,开辟常德至辰溪货轮班。“湘航辰溪站”记载的就是这段水上交通的历史。

9、锦崖塔。位于城西2公里处锦鸡山上,“锦塔临江”为辰溪古八景之一,明万历年间辰溪知县曹行健建,塔高七层,门楣刻“凤城佳气”,朝向东南,意蕴“紫气东来”。古塔毁于文革,留塔名一方:“水合两岸,峰高七级,锦鸡奋翼,金垣壁立。人文兆兴,闾阎骈集。于斯万年,永奠辰邑。”塔旁建曹行健生祠。现塔是2017年县政府投资1000万元重建2020年竣工开放,并且规划了5500亩的锦崖塔生态文化公园。

10、古码头。辰阳是湘西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物流中转站,码头众多,成为一道亮丽风景。老城沿江相继建有双溪口码头、中南门码头、私码头、新码头、灵官码头、凉水码头、大码头、渔船码头等10余座。其中以中南门和灵官码头为著名:中南门码头是一座综合性码头,为京昆驿道上穿越沅水的重要渡口。该渡口一分为三,东边为商旅行人进出县城渡河通道,中间为汽车过渡专用码头,西边为陡码头,为城西居民下河挑水洗衣及渡江所用,后兼为起卸食盐码头。此地为古城的中南门,明万历年间知县曹行建曾在城门上题匾“五溪锁钥”。灵官码头位于柳树湾中部,与对岸丹山寺相对,是“辰溪帮”主要泊船码头,古辰阳水驿曾坐落于此,历史最为悠久。

10、古巷街道。辰阳古城巷弄较多,县治所在地有杨家巷、欧家巷、文昌巷、万家巷、刘家巷、黄家巷等,大都已毁。柳树湾有马坊巷、余家巷、赵家巷和柳树湾街,尚保存完好。

11.丹山摩崖石刻群。丹山摩崖石刻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辰溪县城对岸著名旅游景点丹山寺以钟鼓洞为核心的沅水石壁上。在钟鼓洞内外石壁上共有17幅摩崖石刻诗文,每幅石刻大小不一,字体不同。诗文内容大多是描写大酉山、丹山钟鼓洞以及沅水风光。据考证,诗文作者以明代哲学家、兵部尚书王守仁(又名王阳明),明太仆寺少卿满朝荐、明代御史薛瑄、明代将军邓子龙、清乾隆宰相傅桓、清代湖广总督林则徐手迹尤为珍贵。令人惊奇的是,所有石刻均悬于半壁上,离崖顶80余米,河床30余米,尤其是民国十年(1921年)时任湘军第九区司令田镇藩的一幅“五溪锁钥”四个大字刚劲有力,入木三分。 “丹山摩崖石刻群”是古代辰阳县邑水路发达,商埠繁华的历史见证,而今是考古研究、旅游观光、野外攀越的精神乐园。

12.丹山寺。丹山寺位于县城对岸丹山(丹山相传张果老曾在此练丹而得名)的临江悬崖之上,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一年(1683)。其“崖寺晚钟”是古八景之一。丹山寺最为奇特的是它的原大门,系一斜行向下仅容一人行走的石缝,这个石缝自然天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石缝底部有一砖砌门墙,门额用碎瓷片嵌有“曲径通幽”四个隶书大字,门楹有一联:“去时还是来时路,进步何如退步高”。古寺于1965年被拆毁,1990年重建。

13.江东寺。江东寺位于辰溪县孝坪镇江东村,距县城辰阳镇10公里,与泸溪县浦市镇隔江相望,2011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唐代,在今浦市天云山,原名叫浦峰寺,又称石林精舍。宋元祐年间(1086-1093)迁入沅水东岸,故名江东寺。主体建筑有大雄宝殿和地藏殿。大雄宝殿气势恢弘,殿宇轩昂,正殿中央供奉如来佛祖塑像,十八罗汉侧立左右,塑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大雄宝殿为两层木质构架,雕梁画栋,形神兼备;地藏殿有转轮藏,据说风动藏响,声传十里余外,号称神州三个半“藏”的半个藏,为国内所罕见。在大雄宝殿内,如来佛祖塑像两旁的木柱上的对联“木鱼敲坠天边月觉觉觉觉先觉觉后觉总是觉觉,金钟撞破岭头云空空空空色空空相空无非空空”。该联千百年来一直流传下来,对联竟能将佛教精神与中国的文化如此融合在一起,不得不叫人叹服。

四、乡村旅游点(区)

1.馨月湖休闲度假农庄。位于湖南省辰溪县船溪乡原茅坪村境内,始建于2015年,经壮大发展,现已建成一处集生态康养、休闲娱乐、游泳健身、餐饮住宿等为一体的湖南省五星级休闲旅游区(点),是县城周边城乡居民休闲度假、聚会娱乐的首选之地。

馨月湖农庄距辰溪县城20余公里,距湘西州泸溪县城30公里,经省道S250线田湾镇杨梅坳分岔路至目的地,约需40-50分钟车程。农庄占地总面积600余亩,累计投入2000万元,先后建成300亩生态休闲观光区,主要包括花卉种植、水面垂钓等休闲观光项目;游泳健身区主要包括室外游泳池、草地排球场等设施设备;休闲娱乐区主要包括卡拉OK厅、休闲茶座、棋牌室、汽车影院等休闲娱乐项目;康养住宿区主要包括丛林别墅、山间雅园等硬件设施;餐饮烧烤区主要包括大型餐厅、自助烧烤区、自助柴火灶等;采摘体验区主要包括黄桃采摘、油茶采摘等体验项目。

馨月湖农庄地理位置独特,坐落于辰溪、泸溪、沅陵三县交汇之处,距沅江800米。农庄四周群山环抱,绿意葱茏,空气清新,有"天然氧吧”之称;视野开阔,极目远眺之处为辛女岩,山体高耸雄壮,新女与盘瓠的凄美爱情故事流传至今。农庄近侧为宋家坝小(二)型水库,库中水质优良,清澈凊凉,山水相映,景色宜人。

山清水秀天然地,快乐健康浪漫乡。馨月湖农庄,值得亲历享受的地方!

2.穿岩湾休闲度假村。位于辰溪县小龙门乡中伙铺村,两面山林环水,环境清新幽雅。株六复线、S223线穿腹地纵贯南北, 距县城28km,位居怀化一辰溪中心地带,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该景区建设以生态旅游为龙头,变山体、林地、水域为生态景观用地,构建“生态农业一生态旅游”一体化的生态经济旅游经济开发区。地处龙门溪流域,是典型的亚热带常绿叶林地带、湘西山区丘陵植被地区,区域内植被垂直,分布明显,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物种繁多,生物多样性完整。所属的龙门溪流域,根据县林业局的普查资料,共发行乔木、灌木树种580多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如杜仲、红豆杉、银杏等50余种:有各类野生动物180多种,其中娃娃鱼、果子狸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0余种:龙门溪流域风光自古盛名,在《大清一流志》中,曾把龙门溪列入全国名胜之中。龙门溪流域内的黄金水道,青山环抱,绿树成前,溪水清澈,游鱼可见,岩石匪洞成群,俗有“小三峡”之美称。穿岩湾依靠龙门溪流域得天独厚的天然地理条件,分步骤有计划的将园区建设成为“森林养生,田园采风,池塘垂钓,农家品赏,特产营销”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休闲旅游度假村。

3.仙人湾渔俗文化村。仙人湾渔俗文化村位于仙人湾瑶乡渔业村,占地面积1160亩,建设主要内容:渔俗、民俗和沅水乌木奇石博物馆、民俗文化产业园、渔俗文化表演、游乐场、民俗作坊园、旅游公厕、停车场、游客接待中心,目前已具备旅游开放的接待能力。

五、网红打卡地

1.溪口村。辰溪县柿溪乡溪口村位于沅水中游大洑潭电站库区,距县城14公里,辖13个村民小组 1356人,有耕地836亩,林地3000余亩。2011年被授予“省级生态村”,2016年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该村沿江而建,风景优美,是度假休闲避暑的好去处。

2.麻溪村。位于辰溪县柿溪乡南部,距离辰溪县城约20公里,65户,295人。近年来,柿溪乡麻溪自然村坚持以 “就地取材,物尽其用,用创意点亮乡村生活”的改造理念,坚持“三个带动”,扎实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擦亮了乡村振兴生态宜居“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