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溪县科学技术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5-08-17 10:41 信息来源:辰溪县科学技术局

上半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科技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深入实施“五新四城”战略,做好“港产城旅”文章,聚焦主特产业链,以创新型县建设为总揽,大力实施科技创新赋能攻坚,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县域科技创新高地。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5年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创新型县建设成效持续巩固

一是顺利通过湖南省第二批创新型县中期评估。围绕《辰溪县创新型县(市、区)培育建设实施方案》《辰溪县省级创新型县建设任务分解清单》,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实施院士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要素集聚、“一区一产”特色农业打造等六大行动,工作成效明显。创新型县建设5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任务中,14个指标均超出序时进度。在各相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下,3月18日至21日接受了省科技厅中期评估,经与省厅的积极对接,中期评估评分结果为90.23分,在全省20个创新型县评分中靠前。可以说已顺利通过中期评估,后续将会拨付100万元建设资金。

(二)科技创新赋能稳定推进

大力开展科技创新赋能攻坚,第一时间组建创新提升行动工作专班,对标对表市创新提升行动工作方案,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工作方案,明确任务目标,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有序推进。一是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引进刘少军院士、柏连阳院士团队2个,李昌珠、王聪田等高校院所专家团队3个,柔性引进科技人才13人,省级科技特派员6人、“三区”科技人才12人、市级科技特派员3人、县级科技特派员81人,组建成县科技专家服务团,实现科技服务乡村全覆盖。积极启动“矢志创新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2025年科技活动周暨校园科技节活动,目前开展科技培训66余场次、技术服务指导1550余次。二是推动研发平台进园入企。依托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辰溪工作站,和园区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引导规上工业企业和农业产业化企业设立研发机构,促进研发机构全覆盖,累计建成各类创新平台43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12个。三是推动“科创飞地”成果转化进辰入企。支持云箭集团、旭联科技、贝尔动漫等企业通过“科创飞地”建设积极融入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积极探索研发孵化在外地、产业化在辰溪的逆向创新模式。

(三)创新绩效日益凸显

一是加强创新主体培育。邀请第三方公司开展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业务培训,上门服务指导25余人次,指导推荐3家企业开展2025年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积极发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宣传动员工作,目前已有5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二是做强龙头企业。支持湖南云箭集团获2024年“湖南省十大技术攻关项目”立项的军工类项目实施,推荐三源电子、晨曦牧业等企业报名省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佳晨牧业获批中央引导地方科技事业发展专项1项。三是深化产学研用合作。打造创新联合体,引进华中科技大学蒋文明教授团队,与鑫立为、鑫合晟等企业签订科技服务协议。发挥贝尔动漫湖南省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功能,赋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辰溪凤凰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与湖南师大覃钦博博士团队合作,培育湘军鲤1号新品种。与湖南农业大学胡毅教授团队合作,成功研发辰溪稻渔生态饲料,目前正在开展湘华鲮人工养殖技术。辰溪县乾隆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与湖南师大旅游学院贺小荣教授团队合作正在开展土陶领域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结合研发、自然材料与数字科技的融合研发。

(四)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完成较好

县科技局承担的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任务共6项,占分值8.88分,其中4项指标为年度指标,采用上年度数据,市统计局将于9月公布该数据。一是研发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4分)。该指标采用上年度数据,市统计局将于9月公布该认定数据,去年我县认定的全社会研发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为3.63%,按照目前我县填报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5.576亿元,对比上一年填报数为5.25亿元,同比数会有所增长。二是技术合同成交额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1.5分)。我县已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1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明显提升。三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企业占比(1.5分)。该指标采用上年度数据,预计市统计局将于9月公布该认定数据,但已完成序时进度。四是基础研究支出占研发支出比重(0.44分)。该指标采用上年度数据,预计市统计局将于9月公布该认定数据,目前填报数为1.5亿,较上年明显增长。五是研发人员占比(0.44分)。该指标采用上年度数据,预计市统计局将于9月公布该认定数据,但已完成序时进度。六是当地工作的外国高端人才和专业人才数量占当地就业人数之比(1分)。因我县属于军事管控区不能引进外国人才专家,该项指标无数据,全市8个县是并列。

(五)科技项目工作基本平稳。坚持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推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一是县重点项目顺利开工。水产种业繁育一体化项目已完成稻花鱼繁育核心群体保存池、配套水处理系统、项目绿化等建设内容,投资额达800余万元 。二是积极争资立项。目前佳晨牧业成功申报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70万元支持 、旭联获得省厅加计扣除研发奖补93.8万元 。    

(六)创新环境不断优化。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起草《辰溪县加快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赋能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文件,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平台、研发投入予以财政资金奖补。二是落实科技惠企政策。落实《辰溪县加大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行动计划(2022-2025)》政策,兑现2023年度县本级研发奖补185万元。三是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备案保持好的态势。深化与农商行、工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引导针对科技型企业需求,用好“科技贷”专属金融产品,目前累计完成3856万元,惠及企业27家,解决科技企业融资难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科技项目资金拨付滞后,影响企业的积极性。2023年、2024年县本级科技项目资金70万元、2024年《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行动计划(2021-2025)》奖补资金95万元,尚未拨付到位。

 (二)企业创新积极性不强。除云箭集团以外,辰溪大部分企业因创新能力不够,主动创新少,创新氛围弱,陷入“创新是作死,不创新是等死”怪圈。主要有三个面因素:一是市场经济不景气,企业生存艰难,创新投入不足;二是作为后发展地区,受各方面因素影响,企业创新人才留不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与高等院校开展产学研用合作,虽然解决了创新人才不足问题,但难以达到企业发展预期;三是创新具有较大风险性,大部分企业难以承受创新失败的亏损,由而不敢大胆创新。

(三)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存在波动风险。目前研发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技术交易合同额等数据均为填报数,等待市统计、科技局认定后将于9月份公布,存在变化。

三、下一步打算。

(一)加快创新型县建设。以“科技支撑乡村振兴”为主题,以承接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为主线,以推进科技特派员进村入企全覆盖和科技创新平台提档升级为抓手,加速集聚各类创新要素,围绕“一区一产”特色农业、培育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切实增强民生福祉等重点任务,构建具有辰溪特色的县域创新发展新格局,顺利通过创新型县中期评估。同时,加强与省厅、市局汇报对接力度,争取省市最大力度支持,确保我县科技创新工作出彩领先。

(二)加强与省市工作对接。一是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市统计、市科技有调配权。比如市内大学、科研院所的研发经费支出、基础研究支出、研发人员等可调配到各县。二是竞争性科技项目多,五好园区平台建设指标省科技厅权重高等需加强与省厅对接。

(三)强化科技金融服务保障。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如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科技保险等。鼓励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社会资本参与高技术产业投资,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四)强化企业科技服务。一是聚焦省重大科技专项、省级重点研发计划及研发奖补等重点项目,组织云箭、鑫立为、乾隆山、大酉等企业申报芙蓉计划高层次人才引进、科技文旅等省市科技项目,力争上级科技奖补资金。二是持续开展产学研合作。重点发展院士农业:持续实施院士专家科技成果转化行动,全面提升科技专家服务团科技服务能力和水平,继续加强刘少军院士、柏连阳院士专家团队联系,以凤凰山生态农业、千里坪村蔬菜基地、永新农林等省级龙头企业为主体,围绕“稻+鱼”综合种养、绿色蔬菜、特色水果、中药材、油茶等5个特色产业建设科技示范基地,推广品种繁育、绿色栽培、智慧农业、产品认证、加工、储运等关键技术,带动“稻+鱼”、油茶、绿色蔬菜等特色农产品规模化和品牌化集聚发展,打造特色农产品重点乡镇,形成区域集中、连片发展的特色产业品牌。重点支持新材料产业:将依托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科研实力雄厚学科优势,促成团队与云箭集团实现产学研合作,在增材制造粘合剂喷射成型技术、高温合金3D打印、金属喷印毛坯件脱脂烧结工艺等方面开展关键技术攻坚,瞄准航天科技、低空经济、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申报国家、省级军民融合专项;联合团队协助云箭集团增材制造实验室申报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力争3年内建成国家级创新平台,提升我县创新平台整体能级;支持鑫合晟开展电解质绿色循环利用技术攻关,助力鑫立为突破消失模铸造工艺瓶颈,提升高端铸件精加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