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溪县应急管理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5-07-31 16:14 信息来源:辰溪县应急管理局
辰溪县应急管理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今年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持续深化治本攻坚三年和强基固本“两项”行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坚决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保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政治建设,筑牢思想根基。
1.突出党建工作的引领作用。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党建带队建,加强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自觉将应急管理工作置于党的全面领导下。积极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转思想、提素质,强引领、抓落实,促进思想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不断强化思想政治根基。
2.提升中心组学习的带动作用。局党委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把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作为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举措,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认真组织中心组学习,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今年,共开展了7次集体学习,不仅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还结合应急管理工作的实际,积极开展研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同时,践行“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训词精神,不断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
(二)强化安全监管,筑牢安全底线。
1.压实安全责任,筑牢责任链条。一是今年以来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研究安全生产7次,应安委全会3次,制定《辰溪县应急和安全生产委员会2025年工作要点》《安全强基固本攻坚实施方案》等安全生产各类文件187份。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三管三必须”要求,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压紧压实各级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乡镇属地管理责任、企业主体责任;二是县级领导带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联乡和分管行业县领导下沉各乡镇进行明察暗访,同时每周开展一次带队检查;三是行业部门加强日常监管,各乡镇、各负有安全监管责任的单位(部门)每周报送1次应急和安全生产工作履职情况,县应安办汇总后报县委书记、县长、常务副县长。四是严格问责,对工作不力部门进行事前追责,县应安委每月通报1次全县应急和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每季度进行1次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曝光警示、约谈。
2.强化隐患整治,夯实安全根基。深入推进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督和专项整治,坚决杜绝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聚焦危险化学品、矿山、建筑施工、交通运输、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一是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至目前,共排查至目前,共排查一般隐患21358条,已整改21358条,整改率100%;重大隐患89条,已整改82条,整改率92%;二是强化打非治违工作力度,驱离违规燃放烟花爆竹等行为50余起,收缴非法违法销售烟花爆竹316余件;今年共立案12起,处罚金额73900元。
3.推进宣传教育,深化全民共识。一是“五进”活动广泛“宣”,以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五进”等活动为抓手,深入开展入社区、进校园、下企业等安全生产宣传活动,共张贴悬挂喷涂各类宣传标语(横幅)70余幅(条),发放各类安全知识手册、宣传单3万余份,利用“村村响”广播播报防汛避灾、安全用火、文明祭祀和相关安全提示3万余次,通讯平台发送短信40万余条,确保宣传全覆盖;二是重要时段密集“宣”,在春节、清明、春耕等防火重要时段,在集镇市场、人群密集地、出村进山等重点区域、重要路口张贴标语、悬挂警示牌,发放宣传资料,通过开展“敲门行动”,引导全县人民提升防灾避灾意识能力;三是邀请专家辅助“宣”,县党校(行政院校)干部培训增设安全生产专题教育培训,将安全生产知识纳入党校常规教学,组织乡(镇)应急管理干部和乡村应急救援队伍进行集中培训。四是通过开展“开工第一课讲安全”“5·12”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等系列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营造全社会关注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防灾减灾,提升救灾能力
1.坚持领导靠前,科学指挥调度。一是精准会商调度。入汛以来,我县共遭遇了5轮强降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先后召开全县防汛抗灾救灾工作会商、调度会议21次,深入分析研判雨情水情形势,精准部署安排防汛救灾各项工作。二是推动力量下沉。县委书记、县长先后深入一线督导防汛工作,常务副县长和分管县领导全程坐镇县应急指挥中心指挥调度,实行县领导24小时带班,联乡县级领导全部下到一线驻乡督导,乡镇实行主要领导“AB”岗带班值班,乡镇联村领导、包村干部全部驻村加强实地巡查抗灾,广大党员干部都严格按照县防指要求,下沉到乡镇、村(社区)、院落(小区),积极投身防汛救灾第一线。三是严格督查督导。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联合县纪委、县应安办,派出4个督查组,对全县各乡镇、部门防汛工作情况进行暗访,实行一天一督查,发现问题及时交办,传导压力。
2.坚持防范为先,科学精准布防。一是全面巡查排查。各级防汛责任人严格落实巡库、巡堤、巡坝、巡点、巡路、巡屋要求,加强隐患排查,县、乡先后出动巡查力量5000余人次,滚动排查处置隐患57处。二是加强预报预警。6月18日以来,县防指召集应急、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加密会商频次,密切监测天气变化,每天早晚各发1次天气快报,每3小时发布1次滚动天气信息,并通过预警平台及时向县各类防汛责任人发布预警信息,共发布暴雨预警信号警报6期,实时发布预警短信3万余条次。各乡镇通过“村村响”广播、微信群、上门告知等方式传播预警信息,确保预警信息知晓全覆盖。三是及时响应叫应。6月19日12时,县应安委根据雨情汛情及时启动全县防汛Ⅳ级应急响应,22时提升至防汛Ⅲ级应急响应,气象、自然资源、水利、交通等部门分别启动应急响应和预案,各乡镇各部门按照应急响应要求迅速落实工作措施,县防办严格落实631预警叫应机制,及时叫应县、乡、村责任人510人次,提醒全力做好防抗救工作。
3.坚持生命至上,果断转移安置。一是提前转移群众。坚持“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宁听群众骂声千遍,不听群众哭声一次”,严格落实“四个一律”、“五个关键环节”和市“六条硬措施”要求,全面压实县包乡、乡包村、村包组、组包户包点四级责任,县应安委先后4次下达临灾避险人员转移指令,对地质灾害点、中高风险沟谷单元和切坡建房、沿河低洼点和水库下游、临水临崖临沟地带等风险区域的住户,实施敲门敲锣“双敲行动”,做到应转尽转、应转早转。积极争取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304万元,本轮强降雨,全县累计转移安置群众5074人,其中6月23、24两日为应对洪峰过境,县城区防洪按122.5米设防、121.5米转移,紧急转移沿河10个乡镇低洼群众341户836人。二是全力抢险救援。6月22日起,为应对流域性洪水和城市内涝,积极调度关闭未来城涵闸,启动观澜桥泵站抽水机组抽除双溪河水,组建了由武装部牵头的以民兵、消防为主体的抢险救援力量30余人,调配4台排涝车对中南门市场、屠宰场等内涝点进行24小时不间断排涝,并连夜转移内涝点300余人。三是妥善安置群众。对因灾和危险区提前转移的群众主要采取投亲靠友分散安置和集中安置等方式予以安置,全县共设置临时安置点28个,集中安置424户933人。在强降雨前提前采购74.8万元防汛物资,及时安排编织袋2万个、彩条布450卷、救生衣(圈、绳、杆)1850件、应急灯200个、铁铲锄头600等防汛抢险物资到乡镇,灾中紧急安排调运折叠床80张、棉被毛巾被300床、大米3000公斤、食用油50桶等救灾物资,送往谭家场、孝坪、大水田、火马冲等受灾转移人员较多的乡镇。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县委和人民群众期望还有一定差距:一是安全监管还有差距。行业部门监管责任还没有进一步压实,日常监管还存在漏洞;企业主体责任没有发挥积极主导作用,全员安全意识差距较大,部分企业存在重效益轻安全思想意识;安全隐患风险仍然较大,一些安全隐患没有得到及时治理。二是防灾减灾能力不足。智能化、科技化防灾能力不足,防御自然灾害能力有限;预案编修水平不高,应急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应急演练质量不高,难以应对复杂局面的应急处置;物资储备不足,缺乏专业性、大型救援设备。三是监管执法存在漏洞。执法人员专业背景单一,复合型人才不足;受大环境和老好人思想的影响,重日常监管轻执法处罚,“打非治违”工作还有差距。四是应急队伍能力不足。应急管理局是一个新成立局,人员是多个部门合并组成,年龄结构老化,以前没有从事过应急管理工作业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缺乏应急专业性人才。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强化安全责任体系,筑牢风险防控屏障。一是压实行业监管责任,制定部门安全监管权责清单,实施“双随机、一公开”常态化检查,建立隐患整改闭环管理机制,定期开展“回头看”行动。二是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强化全员安全培训,开展“安全标杆企业”评选,纠正“重效益轻安全”思想。三是持续开展重点领域安全隐患专项整治。
(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完善应急保障体系。一是加大科技投入,建设智慧防灾平台,共享气象、水利等多部门数据,提升自然灾害预测预警精准度。二是优化应急预案编制,引入专家团队指导修订,加强应急队伍实战化演练,提升突发事件处置能力。三是加强应急物资管理,确保物资储备充足、调运高效。
(三)规范监管执法行为,增强执法震慑力。一是实施执法人员“能力提升计划”,通过专家授课、案例研讨等方式,培养复合型执法人才。二是完善执法考核制度,明确执法检查与处罚比例标准,建立“一案双查”机制,既查企业违法违规行为,也查监管履职情况。三是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公开典型案例,强化警示教育,营造严管重罚的执法氛围。
(四)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夯实专业人才基础。一是优化人员结构,通过公开招聘、人才引进等方式,补充应急管理专业人才,逐步改善队伍年龄结构。二是开展应急管理知识轮训,每半年组织一次业务技能比武,提升队伍专业化水平。
辰溪县应急管理局
2025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