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12-10 10:16 信息来源:县法制办
CXDR-2014-01012
辰政办发〔2014〕60号
辰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辰溪县原中小学民办教师和代课
教师生活困难补助发放工作实施方案》的
通 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单位:
《辰溪县原中小学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生活困难补助发放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辰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4年12月9日
辰溪县原中小学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生活
困难补助发放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原中小学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生活困难补助发放工作的通知》(湘政办发〔2014〕101号)和怀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原中小学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生活困难补助发放工作的通知》(怀政办电〔2014〕72号)精神,积极关注和改善民生,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经县人民政府同意,为切实做好我县原中小学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生活困难补助发放工作,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补助对象
1.1986年12月31日前经县级以上(含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并登记在册进入民办教师队伍,在公办中小学连续或累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5年(含5年)以上,目前已离开教育教学岗位且未被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录用、未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年满60周岁的原民办教师。
2.1999年12月31日前经教育行政部门(含原乡镇联校和区教育办)备案进入代课教师队伍,在公办中小学(含公办幼儿园和公办学校举办的学前班)连续或累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5年(含5年)以上,目前已离开教育教学岗位且未被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录用、未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年满60周岁的原代课教师。
3.同步开展从事教育教学工作5年以下、年满60周岁的原中小学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身份及工作年限的认定,待市里统一制定生活补助标准后实施补助,补助计发时间按湘政办发〔2014〕101号文件规定执行。5年以下人员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年限1年以上(含1年)、5年以下的人员,无论工作年限1年或4年,都执行同一补助标准。
4.有多所学校工作经历的,向工作时间最长的学校所在地村委会(居委会)申请。乡镇人民政府将非本乡镇户口的原中小学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单独造册,报县教育局。省内非本乡镇户口的原中小学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的生活困难补助在户口所在地发放,户口迁移到外省市区的由原工作地县市区发放。
5.既从事过民办教师又从事过代课教师工作的,其工作年限累计计算。工作时间满5年的,按工作时间长的归类为民办教师或代课教师,工作时间未满5年的,按经历在后的归类为民办教师或代课教师。
6.工作年限按学年计算,学期可以累计,但不能将一个学期计算为一年。
7.原中小学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中的下列人员不列入补助对象范围:纳入计划内离岗退养的;本《方案》执行前已去世的;因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被开除、辞退的;不在教育教学岗位上的工勤人员不列为补助对象。
二、补助标准
符合补助条件的原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1年以上(含1年)、5年以下的待市里统一制定补助标准后实施补助;从事教育教学工作5至8年(含5年)的每人每月补助60元;从事教育教学工作8至12年(含8年)的每人每月补助90元;从事教育教学工作12年(含12年)以上的每人每月补助120元。
三、执行时间
从2014年10月1日起计发。2014年10月1日以后年满60周岁的,从到龄次月起享受生活困难补助;2014年10月1日以前超过60周岁的,从2014年10月1日起发放,其以前超过的年限不予补发。
四、发放办法
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通过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中心按月发放。
五、认定程序
1.个人申请。由本人向原任教所在地的村委会(居委会)提出申请。申请人申请时需提供以下材料:①《湖南省原中小学民办教师(代课教师)生活困难补助申请表》(附件2,以下简称《申请表》);②身份证、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审验后原件退回,审验人员在复印件上签名);③身份及工作时间原始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包括原任教学校及上级颁发的能反映身份及工作时间的各种信息资料,如民办教师任用证、聘任证、荣誉证、领取工资凭证、任教学生毕业照、教案、学校分工或考勤表、学校工作人员花名册等一切能够证明任教资格和任教时间的所有原始材料;④证人证词(附件3)及证明人身份证复印件,没有原始证明材料或证明材料不够充分的,在每所学校任教经历均应提供3名证明人(至少2人为公职人员)证词,证明人一般应为原任教学校的时任领导(含联校领导)或同事、同乡镇其他学校的领导或教师,且证明人与被证明人没有亲属关系;⑤其他调查材料,如《辰溪县原中小学民办教师(代课教师)身份和工作年限认定工作调查笔录》(附件5)等。
2.乡镇初审,第一次公示。乡镇认定机构负责收集、整理、核实申请人的有关材料,并对申请人的原民办教师(代课教师)身份、任教年限等进行初审,初审后将每位申请人的有关材料整理建档,一人一档(卷内目录见附件1)。对初审意见、相关证明材料及乡镇举报电话分别在所在的乡镇人民政府、村委会(居委会)、任教学校进行公示(公示表见附件4),公示时间为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将对象名单及有关信息材料报送县认定机构。
3.县级审核,第二次公示。县级认定机构对各乡镇上报的个人《申请表》及相关证明材料进行审核确认。经审核确认的对象及举报电话在县教育局、所在的乡镇人民政府、村委会(居委会)、任教学校进行第二次公示,同时在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公示,公示时间为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正式确定为补助对象,并登记造册,填写《湖南省原中小学民办教师(代课教师)生活困难补助发放审批表》(以下简称《审批表》),由县教育局建档存留。
4.市级核准。将县级审核后的《审批表》报市教育、财政、人社部门核准,并报省相关部门备案。
六、组织领导
成立由县长任组长,相关县级领导任副组长,县政府办、政法委、宣传部、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安局、信访局、计生局、法制办、教育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辰溪县原中小学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生活困难补助发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县教育局,涂才慧同志兼办公室主任,研究制定本县政策措施,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各乡镇应成立由乡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成立县、乡两级认定机构,县级认定机构由县教育局牵头,县教育、财政、人社、公安、计生部门各抽1人集中办公;乡镇认定机构由分管教育的乡镇领导负责,学校、计生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明确工作纪律和职责,组织原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身份的认定工作,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维护社会稳定。
七、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14年11月24日—11月30日)。成立县级领导小组和认定机构,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召开会议部署实施工作。
2.宣传发动阶段(2014年12月1日—12月10日)。召开乡镇党委书记、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会议;对各乡镇成立的认定机构人员进行培训;乡镇必须召开村支两委、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及原民办教师代表会议,逐级把政策宣传到乡、村、校,宣传到政策涉及的对象,使他们尽快掌握政策,了解申办程序,清楚所要提供的材料,并及时提出申请。
3.个人申报阶段(2014年12月11日—12月15日)。由符合条件的对象本人向原工作所在地的村委会(居委会)提出申请。
4.乡镇初审,第一次公示阶段(2014年12月16日—12月25日)。对村委会(居委会)提交的个人《申请表》和相关材料进行核实,根据核实的情况形成初审意见并进行公示。
5.县级审核,第二次公示阶段(2014年12月26日—2015年1月10日)。县级认定机构对各乡镇上报的个人《申请表》及相关原始证明材料进行审核确认并进行公示。
6、上报发放阶段(2015年1月31日前)。
八、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主抓此项工作,提高责任意识,认真细致地做好实施工作。县政府办负责全面协调工作;县教育部门、乡镇人民政府、村委会(居委会)负责人员身份及工作年限的认定,并负责做好政策解释宣传和思想疏导工作;县宣传部门负责对上级政策、实施意义及操作办法的宣传;县财政部门负责资金的核算及筹措工作;县人社部门负责台账的建立及补助资金的发放工作;县公安部门负责户籍的认定工作;县计生部门负责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认定工作;县法制办负责对县内出台的政策、方案等文件的审核;县政法、信访等部门负责工作实施过程中信访维稳工作;县教育部门要成立专门指导组,确保每个乡镇至少1人,对乡镇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并对乡镇相关工作进行全程指导。
2.加大宣传力度。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通过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开展原中小学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生活困补助工作的重要意义,使这项惠民政策深入人心。要做好政策的宣传和耐心细致的思想疏导工作,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站在讲政治、促稳定、保民生的高度,把这项惠民工作落到实处,扎扎实实做好社会稳定工作。
3.严肃工作纪律。这项工作政策性很强,时间跨度长,涉及面广,一定要按照上级文件和本实施方案的要求,在对人员身份和工作年限的认定时,要切实做到公平、公正,严格执行审核和公示程序,对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者,一经查实,取消其享受补助的资格,并严格追究有关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举报电话:县教育局纪检监察室(0745-5228809)、县作风办(0745-5232093)。
附:
1.辰溪县原中小学民办教师(代课教师)生活困难补助申报材料卷内目录
2.湖南省原中小学民办教师(代课教师)生活困难补助申请表
3.辰溪县原中小学民办教师(代课教师)身份和工作年限认定工作证人证词
4.辰溪县原中小学民办教师(代课教师)身份和工作年限认定工作公示表
5.辰溪县原中小学民办教师(代课教师)身份和工作年限认定工作调查笔录
6.辰溪县原中小学民办教师(代课教师)生活困难补助工作流程
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县政协办公室,县人民法院,
县人民检察院。
附件1:
辰溪县原中小学民办教师(代课教师)生活困难补助
申报材料卷内目录
上报单位:
姓 名 |
|
性 别 |
|
出生年月 |
|
类 别 |
|
|
卷 内 材 料 |
名 称 |
数量 |
备注 |
|||||
1、《湖南省原中小学民办教师(代课教师)生活困难补助申请表》 |
|
|
||||||
2、申请人身份证、户口本复印件 |
|
|
||||||
3、申请人身份及工作年限原始证明材料复印件 |
|
|
||||||
4、证人证词及证明人身份证复印件 |
|
|
||||||
5、《辰溪县原中小学民办教师(代课教师)身份及工作年限认定工作承诺书》 |
|
|
||||||
6、其他材料 |
|
|
||||||
说明:类别指“民办教师”或“代课教师”。
附件2:
湖南省原中小学民办教师(代课教师)
生活困难补助申请表
姓 名 |
|
出生年月 |
|
|
||||||
户口所在地 |
|
身份证号码 |
|
|||||||
性 别 |
|
连续或累计 工作年限 |
|
|||||||
担任民办 教师(代课 教师)经历 |
起止时间 |
工作地点(县市区—乡镇—学校) |
|
|||||||
|
|
|
||||||||
|
|
|
||||||||
|
|
|
||||||||
申请人承 诺并签名 |
上述填报信息真实、准确,并自愿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申请人签名: 年 月 日 |
|||||||||
乡镇初审情况 |
该同志曾在 乡镇(街道) 学校累计从事民办教师工作满 年,累计从事代课教师工作 年,从事民办教师、代课教师工作累计 年。 |
|||||||||
村委会(居委会)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名 |
乡镇中心学校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名 |
乡镇人民政府 (街道办事处)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名 |
||||||||
县级审核意见 |
县级教育部门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名 |
县级财政部门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名 |
县级人力资源 社会保障部门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名 |
县级公安 部门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名 |
县级计生部门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名 |
|||||
附件3:
辰溪县原中小学民办教师(代课教师)身份和工作年限
认定工作证人证词
证明人基本情况:
姓名 ,性别 ,身份证号码 ,
工作单位及职务 ,联系电话 ,
现住址 。
证明内容:
我与被证明人 ,当时系 关系。我证明被证明人
于 年 月至 年 月,在 乡镇 学校任教,主要担任 年级 学科教学工作。本人承诺:证明情况属实,如提供虚假证明,愿承担相应纪律、法律责任。
特此证明
证明人签字(按指纹):
年 月 日
―――――――――――――――――――――――――――――
出证人 ,系我单位(村、居委会)在职(离退休)正式工作人员(村、居民),于 年 月至 年 月在 工作。
出证人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说明:①证明人一般应为原任教学校的时任领导(含联校领导)或同乡镇其他学校领导、时任学校或乡镇其他学校同事。证明人至少2人是公职(含离退休)人员,证明人与被证明人没有亲属关系;②证明人对所证明的内容承担法律责任,弄虚作假的,按相应法律及党纪政纪有关规定处理;③出证人是村(居)民的,出证人单位由村(居委会)盖章。
附件4:
辰溪县原中小学民办教师(代课教师)身份和工作年限
认 定 工 作 公 示 表
序号 |
申请人 |
任教学校 |
户籍 |
是否被开除或辞退 |
是否参保 |
任教起止时间 |
累计任教年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说明:1、“是否被开除或辞退”是指任民办教师期间,是否因刑事犯罪或违反国家政策、法规被开除或辞退。
2、“是否参保”是指离开教学岗位后是否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附件5:
辰溪县原中小学民办教师(代课教师)身份和工作年限
认定工作调查笔录
调查时间: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地 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 查 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 录 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调查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内容记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调查人签名:(手印)
调查人签名:
乡(镇)认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签名:(盖公章)
年 月 日
附件6:
原中小学民办(代课)教师生活困难补助发放
工 作 流 程
步 骤 |
内 容 |
一、本人申请 |
1、提出申请:由符合条件的对象本人带身份证向原任教所在地的村委会(居委会)提出申请,填写《申请表》。 2、提交材料: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
二、乡级初审 |
1、审核:乡镇审核认定机构对村委会(居委会)上报的《申请表》及相关信息材料进行核实,形成初审意见。 2、公示:将初审意见及相关材料在乡镇政府、村委会(居委会)、任教学校进行第1次张榜公示。公示时间为5个工作日。 3、上报:公示无异议后,将补助对象名单及有关信息材料报送县认定机构。 |
三、县级审核 |
1、审核:县级审核认定机构对各乡镇报送的初审名单和相关信息材料进行审核。 2、公示:将审核确认的补助对象在县教育部门、所在乡镇政府、村委会(居委会)、任教学校进行第2次张榜公示。公示时间为5个工作日。 3、建档:将第2次公示无异议后的申请人正式确认为补助对象,登记造册,填写《审批表》,县教育行政部门建档保存。 4、上报:县教育行政部门将加盖县人民政府公章的《审批表》及相关信息材料报送市教育行政部门。 |
四、市级核准 |
1、审核:市级审核认定机构对县里报送的《审批表》及相关信息材料进行核实。 2、上报:校准汇总后报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备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