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7-27 00:00 信息来源:本站
盛夏七月,走进伍家湾乡,一幅生动优美的新农村画卷扑入眼帘:一幢幢新颖别致的农家楼房错落有致,一条条宽畅亮洁的水泥路通向各村各户,田间地头、农家院落随处可见党员干部忙碌的身影……乡村到处都荡漾着农民的欢歌笑语,洋溢着干事创业的火热激情。该乡连续五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乡镇”,多次荣获 “全县综治模范乡”、“全县五个好乡镇”等20余项荣誉称号。
创先争优显本色
“要想实现富民强乡,关键是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领头雁’作用,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该乡党委书记谢常在谈及如何创先争优时一语中的。
今年来,该乡在乡村两级党组织中深入开展“三为两促”活动,实行“从我做起、从党员干部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致力于建设学习型、勤政务实型和廉洁高效型党组织。规定每半个月,乡、村两级要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一次集中学习和工作总结,乡里每季度对各村支部承诺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一次调度评比,同时在每村派驻一名纪检监察员,对村级事务实施全方位监督。大力推行“双培双带”活动,七一前夕,全乡共有7名产业发展能人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以实绩论英雄,党员干部在作出公开承诺后,年底将由乡政领导班子对承诺的完成情况打分,兑现奖惩。在各种制度的管理下和激励机制的鼓励下,全乡党员干部赶、比、超氛围日趋浓厚。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坳门村第一书记田来,2010年3月受乡党委选派入村担任村支书,他积极向上争取资金8万余元,带领村民投工投劳先后修复水毁溪堤1200米、修建5座便民桥。在他的示范带动下,村里各项事业得到了稳步发展,村民人均纯收入也由之前1400元提升到1700元。七一前夕,他荣获全县创先争优先进标兵称号。
改善民生谋福祉
7月19日,在伍家湾乡石家塘、斋家塘两村通畅公路建设施工现场,工作人员正利用晴好天气加紧施工。再过不到5个月的时间,该乡公路通畅率将达到100%,水泥路通车里程将达到50公里。
民生的事就是天大的事,老百姓的事无小事。该乡党委、政府从满足群众基本需求着手,围绕新农村建设,着力加强农村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今年,该乡以柿溪小流域治理为切入点,修复溪堤4.2千米,投入资金15万余元完成了思蒙村的隐涵工程,解决了村里400多人的饮水问题和300亩良田的灌溉问题,同时启动了以集贸市场为中心、辐射周边村庄的集中式供水工程。其次,通过向有关部门积极争取和自筹资金6万元,解决了集贸市场及周边环境的“亮化”工程建设;在上半年已经完成石家塘村农网改造的基础上,将在11月底前完成米家垅村的农网改造,切实解决农户用电安全和高价电费的问题。该乡还计划在完成斋家塘、石家塘村两条通畅公路后,加快连接柿溪的接边公路及村组道路建设,构建一个四通八达的乡村交通网络,彻底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此外,该乡还加大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邓家湾村和石家塘村新修2座移动基站,有效化解了群众信息闭塞的问题。
平安创建促和谐
6月5日,通过伍家湾乡综治维稳办和乡司法所的联合调处,成功化解了该乡思蒙村谢开富与谭家场乡榨木屯村胡绍刚因林木采伐用工引发的赔偿纠纷,防止了群体事件的发生。这是该乡创建平安乡镇的一个生动缩影。
近年来,该乡党委、政府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稳控在基层,处置在萌芽状态。将创建平安乡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有关单位配合抓的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同时在各村成立了由村支书任站长的11个综治维稳站,并在每个村民小组明确一名信息员负责搜集稳定信息,排查稳定隐患,协助村级维稳站调处邻里矛盾纠纷,真正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底的组织网络体系。同时,狠抓矛盾纠纷排查和信访问题化解工作,坚持每个月与各村支部联合召开一次稳定例会,乡主要领导联合相关部门负责人每逢赶集日举行联合大接访,对排查出的不稳定因素和信访突出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对群众反响较大的矛盾纠纷进行现场办公、公开调处,仅上半年就成功调处矛盾纠纷49起,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0万余元。
通过平安创建,该乡已经连续5年未发生一起刑事案件、重大治安案件、越级上访和群访性事件,实现了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社会稳定的综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