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务动态

为富民强县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发布时间:2012-07-02 08:16 信息来源:

为富民强县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辰溪县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巡礼()

   “组织部门要出生产力,一个地方的干部发展经济生龙活虎,组织部功不可没;相反,一个地方的干部发展经济积极性不高,组织部有重要责任”

  ——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

  如何理解“组织部门要出生产力”?端午时节,走进辰溪大地,一股以党建促发展的蓬勃态势给出了有力的答案。

  在辰溪县楚峰冶金设备机械厂,7名党员工人竞相开展技术革新,令人耳目一新。更让人欣喜的是,由党员蒋刚宏牵头实施的技改升级崭露头角,将传统搅拌机由原皮带传动改为齿轮传动后,除节约技改费用5万多元外,每月可节省传输皮带30多副,设备功效可提升30%以上。

  在辰阳镇瞿家湾村,该村共产党员蒋润发在自家发展300亩优质黄桃的同时,主动为临近村民提供技术、苗木,带动村内50余户农户发展了200多亩黄桃产业。预计12年内整个基地桃树将分批挂果受益,每亩可创收1 万元以上,真正带富一方百姓。

  在桥头溪乡,大学生村官张家铭被抽调到梅洲村担任党建指导员后,立足村情,大胆将外地乡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经验搬进村里,并带领10多位党员干部带头示范,成功使垃圾分类处理为全村百姓所接受,梅洲村为此一举成为了全县党建工作示范点。

  ……

  如今走在这片红色革命老区土地上,记者真切感受到了基层组织建设年所呈现的喜人景象。

  辰溪县委书记杨一中告诉记者,自今年年初以来,围绕中央“强组织、增活力,创先争优迎十八大”主题,和县委“一化四建”发展战略,依照“夯实基础,打造品牌,健全机制”思路,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各项工作,为县域经济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在实施“一创五争”中对接“一化四建”

  辰溪县是一个典型山区贫困县,全县辖30个乡镇、420多个村,拥有各类基层党组织826个、党员2.2万余名。因点多线长面广,全县基层党组织建设任务十分繁重。

  那么如何围绕发展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怎样抓好党建推动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呢?立足县情,201111月,县委一班人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决定在全县上下大力推进“一化四建”发展战略,即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文明辰溪、绿色辰溪、平安辰溪、法治辰溪,努力实现后发赶超、富民强县目标。围绕崭新课题,以基层组织建设年为切入点,“县官们”巧做起了以党建促发展文章,书记、县长、县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等领导分头深入基层乡镇、企业,广泛听取民意,努力寻找党建工作与“一化四建”发展战略的对接点。县委常委会先后多次专题研究党建工作,确定以“一创五争”为对接载体,即创先进集体,争当科学发展模范、道德高尚模范、绿色革命模范、社会和谐模范、遵纪守法模范,全力推进县委“一化四建”发展战略,力争将辰溪建设成为省以上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

  “党建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基础,‘一化四建’是县委既定发展战略,开展‘一创五争’就是对接这个发展战略,努力谋求两者互动双赢……”,在年初县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县委书记杨一中掷地有声的话语深深触动了每位参会人员。

  为此,以“一创五争”为对接载体的创建活动如火如荼展开。县里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全体县委常委任副组长,县委办、纪委、组织部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基层组织建设年领导小组,每两个月专题听取一次党建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党建工作所遇到的各类难题。下发了《关于在全县开展“一创五争”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明确将“一创五争”等创建工作列为“书记工程”,各级党组织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将创建指标列入全县绩效综合考核范围,任务完成情况与单位、乡镇“一把手”政绩挂钩。

  县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开展“一创五争”,县委书记杨一中,县委副书记、县长龚琪带头争当科学发展模范,围绕重点项目建设,率领相关领导多次赴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实施“敲门招商”、“以诚招商”,成功促使钒渣利用等6个项目在中博会签约,引进资金16亿多元。县委副书记谢景松等领导争当绿色革命模范,围绕“绿色辰溪”建设,自3月份以来,他牵头相关县领导坚守“三边”造林一线,共完成公路可视范围内造林1.1万亩, 800多公里交通“生命线”等喜披上了绿装。

  在实施“七大工程”中提升基层党建水平

  “提升辰溪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前提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关键是谋划好思路、建设好制度、管理好阵地、开展好活动、发挥好作用,重头戏是实施‘七大工程’激发活力,落脚点是服务中心,推动发展。”,在认真调研思考基础上,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县总工会主席易中华郑重强调道。针对基层党组织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今年辰溪县委组织部门深入实施了“头雁引领”、“先锋活力”等“七大工程”,有效提升了全县基层党建水平。

  深入实施“头雁引领”工程。依照中央和省市委关于乡镇党委书记的选配标准和条件,着力择优配备复合型干部担任乡镇党委书记。以3545岁为主体,着力培养青年干部、女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构建一支结构合理的乡镇党委书记队伍。今年,配备1名以上“80”后乡镇党委书记,4名以上30以下党政正职。与此同时,选优配强村党支部书记,坚持通过“两推一选”方式,把240名致富能手、科技示范户等“一好双强”乡村能人选拔为“村官”。结合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结果,对不胜任的10多名村支部书记予以调整,抽调400名机关干部分类进入后进村、难点村和企业,担任“第一书记”、党建工作指导员、科学发展指导员,帮助整顿提高。

  深入实施“领域拓展”工程。突出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为重点,开展党组织集中组建活动。今年4月来,鉴于吉通运输公司、利民航运公司等公司拥有党员人数均超过了3人,且企业老总明确表示支持组建党组织。为此,在县委组织部大力支持下,县“两新”组织党工委、工商联党委分别主动与企业老总开展协调,并选派党员干部上门指导,于6月初相继完成5家企业党组织组建任务,使全县“两新”组织基层党组织拓展至了75个,其中联合党支部30余个,应建已建率达到了100%。与此同时,县委组织部门还全力推进“递进培养”计划,因企施策,逐步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把党员业务骨干培养成企业高级管理人才,7 名懂经营、会管理的优秀青年先后加入了党组织。

  深入实施了“示范创建”工程,大力培育岗位先锋,开展了“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等活动,全面启动了农村党支部和农村党员“十星级”争创评选活动。围绕“5个进一步提升目标”,以实施“百点示范创建活动”为抓手,着力把基层基础筑牢,把党建特色擦亮,力争年内打造不同类型党建示范点100个,着力培育一批叫得响、立得住、推得开的党建品牌,形成以省道S223线和S308线为主干的党建示范长廊。围绕创建主题,800多个党组织、1万多名党员竞相创先争优,有力地助推了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此外,该县还深入实施了“先锋活力”工程、“党群连心”工程、“基本保障”工程、“机制创新”工程,重点在全县所有党支部推行了党员“5+1”台帐管理,即建立党员学习培训台帐、流动党员管理台帐、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台帐、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台帐、党员意见建议台帐,党员创先争优情况公示栏,实现了对党员的“无缝管理”,有效树立了党员形象,提升了党的威信。

  在实施“三项服务”中培壮富民强县“产业”

  党旗红,产业兴,百姓富。在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过程中,结合新型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建设,该县各级党组织大力实施强工、兴农、引领“三项服务”,有效培壮了富民强县“产业”。

  全力实施“强工” 服务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围绕“3+X”发展战略,该县今年重点确定了陶瓷产业园、煤矿技改及石马湾煤田勘探等10 个重点项目工程建设,倾力做大做强能源、建材、化工三大传统产业,培育机械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型产业。为此,该县各级党组织主动对接新型工业化建设,推行领导联村、联企业、联项目,定责任、定目标、定进度、定奖罚“三联四定”机制,做到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工作班子,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所遇到的各种难题,全力为工业项目建设提供“保姆式”跟踪服务。

  像搭建银、企合作“鹊桥”就是该县各级党组织实施“强工” 服务的一个生动写照。今年3月,针对走访调研中企业主普遍反映融资困难问题,县委、县政府果断承诺于5月底前加以解决。为此,县委书记杨一中,县委副书记、县长龚琪亲自牵头操办“财郎”、“靓妹”相亲,于412以县人民政府名义召开了全县银、企洽谈会,成功促成5家金融机构与10余家企业“联姻”,贷款意向金额达3.7亿元。

  竭力实施“兴农” 服务 调优产业结构,该县各级党组织重点是做好农业产业规模经营文章。今年,县里规划实施了优质超级稻、红晒烟、中药材等“六大产业”建设,并纳入了全县51个重点项目工程建设范围,在资金和政策方面予以重点倾斜,定期实施调度考核。特别是在烟叶种植方面,针对烟叶高税收和部分乡村农户有种植习俗,该县着重在谭家场等7个乡镇推广优质红晒烟4300多亩,由县烟草局党组织下派技术人员跟踪指导,并予以“订单式”收购。预计全县今年可收购烟叶1万多担,可创税收140万元以上,2000多户烟农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着力实施了“引领”服务带富一方百姓。将乡镇干部、职工“一人学一技”活动拓展到乡村党员干部,倡导党员干部示范引领群众致富。如辰阳镇刘家垴村委会主任、共产党员刘明华便是这其中的典型之一,毕业于湖南农大的他刻苦钻研生猪养殖技术,除自己带头饲养50头二元杂交种猪外,全力结对帮扶10余户村民发展生猪养殖,无偿为养殖户提供产、供、销全套优质服务,有效带动了富民产业发展。

  谈及基层组织年建设体会,县委书记杨一中一语破的: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

  伴随着基层组织建设年各项工作稳步推进,辰溪党建事业与县域经济发展展现了互动双赢喜人局面。今年6月,在全省社会治安状况及干部队伍形象上半年测评工作中,辰溪县排名第20名,第9次位居全市第1名。与此相辉映的是,今年15月,全县共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25.5 亿元,完成工业规模增加值9.6 亿元,同比增长14.2 %;完成地方一般财政收入1.52亿元,同比增长34.4 %